1.太清元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死囚,令其皈依佛門,但又擔心他們心口不一,入寺不能安分守已,會重返社會“犯罪”。
2.自泰昌元年東林黨得勢后,其黨羽便遍布朝中,霸占內閣,盤踞要津,任人唯親,黨同伐異,勢力之盛,中外側目,民間有“東林天下”。
3.靖康元年,兵臨城下,金人要一親王至軍中談判,趙構請行,與張邦昌親赴敵營,被留十余日,意氣自若。
4.盡管此文明確指出,太后下嫁詔書確曾在宣統元年(1909年)被清朝內閣中書劉啟瑞所發現,似乎不容置疑,不過其中還有如下令人莫解的問題。
5.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兩路大軍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務王大臣辦理,遂裁撤辦理軍機處。*理事務王大臣: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協辦*理事務:平郡王福彭、大學士徐本、朱軾(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訥親,尚書海望。高王凌
6.“國人暴動”后,厲王被放逐,朝廷由周公、召公兩位大臣執掌,號“共和”,“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之始。
7.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避難江南,奠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
8.對于此種情況,從該起夠罪的盜竊行為開始向前追溯至一個公元年,此公元年內該犯罪嫌疑人所有盜竊行為都以盜竊罪論處。
9.經復原辨認,碑為外碑,碑文從右到左分別為“嘉慶元年丙辰冬月吉旦;宋禮部侍郎鄧忠甫大人之墓……重修,”因“忠甫”兩字不對“中甫”,尚無法確認。
10.中國是文字國。皇帝遇著不順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國運漸趨好轉。本來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慶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結束。對于字眼兒的過分的信任,是我們的特征。
11.久視元年五月,武則天服用“長生藥”,非但沒能奏效,反而病了一場。
12.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寺,原本遵照玄奘遺囑,葬于浐河之濱的白鹿原上,寺內建有玄奘墓塔及高足弟子窺基、圓測墓塔,各有塔銘。
13.2006年被好些網友稱為“惡搞元年”,各式“網絡惡搞”如燃著的炮仗,咋咋呼呼地放了一年,不得不讓人為之側目。
※ "元年"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