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中諸君子已在蘇州倡辦伶工學校(即昆劇傳習所),招集貧苦子弟,延名師授課,開拍半年,成績已自斐然可觀。
2.不單是錫劇團,同樣面臨壓力的還有京劇院、昆劇院、揚劇團、評彈團……十年走來,悲喜交集,但也早已習慣。
3.作為中國傳統劇種,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作為“昆劇之母”的《牡丹亭》,卻由于種種原因瀕臨雕謝。
4.滬上的昆劇名票、“昆腔京韻俱樂部”創辦人趙云健在“三八節”前夕,和上海圖書館周末講堂合作,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昆曲麗人行”的主題活動。
5., 200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昆劇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此后,中國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資助,觀眾也慢慢回到了舞臺前。
6.最后,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領銜出演的《荊釵記·見娘》,近年于舞臺也難得一見,讓觀眾大飽眼福。
7.乾隆年間,廣陵的徽州鹽商紛紛征集蘇州名優,備蓄家班,一時間鋪張炫異,爭奇斗妍,揚州儼然成了昆劇的第二故鄉,精諳工尺的徽州鹽商亦不乏其人。
8.乾隆年間,廣陵的徽州鹽商紛紛征集蘇州名優,備蓄家班,一時間鋪張炫異,爭奇斗妍,揚州儼然成了昆劇的第二故鄉,精諳工尺的徽州鹽商亦不乏其人。
9., 作為昆曲發源地的專業院團,蘇州昆劇院創排的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西廂記》影響甚大,在國內外演出備受歡迎,獲得過多種獎勵和資助。
※ "昆劇"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