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家傳統中有兩個觀念是很重要的,一是宗旨,修史之目的是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2.其嫻熟兵法,馳騁疆場,每逢重大戰事,必攜幼帝御駕親征,史家稱贊她“指揮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無不用命”。
3.歷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當朝,事一關聯當世,所謂秉筆直書更難做到。
4., 實證史家只是為研究而研究,沉醉在自己的安樂窩里,無視社會的需要,歷史研究成了嚴重脫離現實的盲目的活動。
5.因此,博學多聞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質。
6.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是西晉歷史上一位頗受非議的人物,史家和后人均將其作為女人干政、擾亂西晉政治和開啟八王之亂的罪魁而大加貶斥。
7.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
8.大家熟知的周厲王,是那個“止謗”的*裁者形象,在“國人暴動”的政變中被迫逃亡,史家記載的全是他的惡行。
9.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王朝與東北關系的密切,魏晉史家以“楛矢石砮”為依據,斷定古肅慎位于東北的北部。
10.因此,博學多聞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質。
11.美國的文學史家,也許把他們國家里的景象看得過于偏狹了,很容易把自己的特點誤認為舉世無雙的東西。
12.云天心中暗道,這史家貴為王都二大家族,家里的千金是如此平易近人,看來史家真的是富而不驕、貴而不傲,心中自然又對整個史家多了幾分好感。
13.這是對知人論世原則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所遵循,但從理論上發展了這個原則的是章學誠。
14.民國以來,史家述作甚豐,穆著述尤富,遍涉中國文史哲藝,諸多別識,今后學人含英咀華,必將有更深遠之影響。
15., 這是對知人論世原則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所遵循,但從理論上發展了這個原則的是章學誠。
16.歷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當朝,事一關聯當世,所謂秉筆直書更難做到。
17.戴氏畢竟是一位史學家,他以一己之命寄托在天下之命上,可謂還其史家的本來面目。
※ "史家"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