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公,我以為,我們可以分兵把守在冀州得邊境上,以逸待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2.馬援迅速派人分兵把守,其余主力直搗洛陽。
3.車橋戰役采取“圍點打援”的掏心戰術,一部分兵力在車橋據點采取偷襲、強攻,另外兩路縱隊在援軍可能到來的蘆家灘一帶阻擊。
4.防御軍隊應運用一切手段粉碎敵人的首次強攻,盡管采取遲滯的行動,力求國家命運免受危險,待敵人一部分兵力疲憊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領所侵占的省區,掩蔽要塞、防守駐地、保障作戰線和補給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時,再尋機與之決戰。
5.按這樣的攤子,要是分兵把守,每個哨位五到六個人,就算三班倒,也得將近二百名熟練能手才行。
6.在大樓的一樓,二樓和其他樓層也都是分兵把守,窗戶都堵的嚴嚴實實,但都留了射擊孔。
7., 他們打算在初十夜間分兵四路,趁月夜進襲敵營,出其不意,殺他個落花流水。
8.可是他們應該沒有那么多的兵力來分兵把守啊,如果他們有那么多兵力早就傾巢而出向自己圍攻過來了。
9.漢軍分兵把守,只有伏波將軍馬援的這支部隊是機動力量,而且,總數不足十萬人。
10.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后發制人。
11.兵無常勢,既然敵人已準備撤退,我們也可分兵追擊。
12.他們打算在初十夜間分兵四路,趁月夜進襲敵營,出其不意,殺他個落花流水。
13.兵無常勢,既然敵人已準備撤退,我們也可分兵追擊。
14.原來,英布將一萬人的兵力分成五個小分隊,時而同時進攻,時而遞次攻擊,時而合兵一處,時而分兵退卻。
15.防御軍隊應運用一切手段粉碎敵人的首次強攻,盡管采取遲滯的行動,力求國家命運免受危險,待敵人一部分兵力疲憊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領所侵占的省區,掩蔽要塞、防守駐地、保障作戰線和補給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時,再尋機與之決戰。
16.原來,英布將一萬人的兵力分成五個小分隊,時而同時進攻,時而遞次攻擊,時而合兵一處,時而分兵退卻。
17.荊襄則是留給關羽和諸葛亮兩人分兵把守了!看完密報,周瑜喃喃自語了一句:“龐統?這又是何人?”。
18.營內極為寬敞,分兵營、馬廄、器械三大營區,各區營舍錯落有致,布局合理,可見布置這座軍營之人深得扎營駐防之要領。
19.幸得馮習、張南相助,分兵把守四門,城中荊州軍馬無一反抗盡皆歸降。
20., 他們打算在初十夜間分兵四路,趁月夜進襲敵營,出其不意,殺他個落花流水。
21.防御軍隊應運用一切手段粉碎敵人的首次強攻,盡管采取遲滯的行動,力求國家命運免受危險,待敵人一部分兵力疲憊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領所侵占的省區,掩蔽要塞、防守駐地、保障作戰線和補給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時,再尋機與之決戰。
22.兵無常勢,既然敵人已準備撤退,我們也可分兵追擊。
23.夏侯淵率領一萬人馬掃清城內的亂兵,然后分兵把守四門,然后給曹操發出消息。
24.經此一役,遼國精銳盡喪,便再沒了進攻之力,只是分兵把守要害地方。
25., 防御軍隊應運用一切手段粉碎敵人的首次強攻,盡管采取遲滯的行動,力求國家命運免受危險,待敵人一部分兵力疲憊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領所侵占的省區,掩蔽要塞、防守駐地、保障作戰線和補給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時,再尋機與之決戰。
※ "分兵"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