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2.農歷三月三,是傳統的“風箏節”,在我的故鄉,這個時候是孩子們的天堂。春風微微地吹過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長的短的風箏。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還有燕子……
3.竊思古人讀書有唾壺敲缺之雅事;千載之下,吾復有聲振屋瓦之壯舉乎!且為一詩,聊以解嘲!農歷癸巳年八月初五識。
4.農歷三月三,是傳統的“風箏節”,在我的故鄉,這個時候是孩子們的天堂。春風微微地吹過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長的短的風箏。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還有燕子……
5.昨日是農歷端午節,四川多地舉行“劃龍舟搶鴨子”的活動。
6.立秋公歷八月八,一切好運帶回家;立秋農歷七月九,開心常握不松手;立秋恰逢星期一,涼風習習樂無敵;立秋趕在中秋前,無煩無憂笑開顏。祝:立秋快樂!
7.岳陽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端午節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很多地方只過一個端午節,而秭歸卻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
8.【別錯過:9月19日19時13分,月亮最圓!】中秋節到了,今年終于能賞名副其實的“十五的月亮”!今年月亮最圓時刻是農歷八月十五晚上19時13分,而下次月亮“十五圓”就要等到2021年了。“月到中秋分外明”,大家快記下這個時間,別錯過!擴散!
9.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五日花朝節,既是青羊宮傳統的廟會日,又是青羊宮歷史悠久的“花會”日,屆時宮內香煙繚繞,磬聲悠悠,熱鬧非凡。
10.錢塘潮出現在每年農歷八月期間,上漲的潮水形成巨大的波浪,隨著河流變窄,波浪移動的方向與水流的方向相反。
11.加坡監管當局批準該國首個賭場開門營業。*彩業最早將于農歷新年期間在這個一塵不染的城市國家登臺亮相。
12.閑時在巫水河畔,下棋對對子;每月農歷二七趕趕集;三月三唱山歌,四月八吃黑米飯;九月二十八演儺堂戲,送河神;如世外桃源般,怡然自得。
13.“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起彩燈,并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14.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關于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于這天的傳說和傳統。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15.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
16.農歷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團團圓圓的,不管身在何處,都會不遠萬里回家過中秋節。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圓,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圓嘛!
17.除祖國大陸在端午節有賽龍舟的風俗外,清朝乾隆年間,*彎也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彎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而在香港、澳門等地,端午節龍舟競渡的風俗。
18.農歷三月三,是傳統的“風箏節”,在我的故鄉,這個時候是孩子們的天堂。春風微微地吹過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長的短的風箏。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還有燕子……
19.臘八節為什么喝臘八粥?其實臘八節本是我國古代冬季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的日子,到了漢代,把他叫做“臘日”,但并不喝臘八粥,直到南北朝才把農歷十二月初八作為臘八節,并喝臘八粥。
20.屋外冰天雪地寒,屋內問候祝福暖。轉眼迎來農歷年,天增歲月人平安。熱火朝天家宴擺,男女老少俱開顏。祝愿親朋體安泰。快樂生活年復年!
21.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22.當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古稱“啟蟄”,天氣開始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23.農歷十月一號送寒衣,人們要在那天把暖和的衣服寄給在另一個世界的祖先,讓他們溫暖過冬。
※ "農歷"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