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朝剛建立的時候,撥亂反正,日不暇給,在這種情況之下,皇帝還讓叔孫通制定禮儀,以正君臣之位。
2.至于先天之罡星,與本來主人相親相愛,君臣一心,并行不悖。
3.如果能這樣的話,君臣之間互不猜疑,上下相安。
4.燈影閃爍的軍帳里,君不君臣不臣,一個個神頭鬼臉靜悄悄地進行著秘密勾當。
5., 秦孝公占據了殽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防守,窺伺著周朝王室以圖奪取政權,心懷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意圖,有著囊括四海、并吞八方的雄心。
6.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猶命叔孫通制禮儀,以正君臣之位。
7.“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8.中醫處方,絕不能只羅列藥味,必須安排好各味藥之間君臣佐使的關系。
9.諸侯未會集,君臣未和,溝壘未成,禁令未施,三軍囟囟,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殆。
10.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難,異不忘巾車之恩,君臣一德,安不忘危,以此定國,有余裕矣。
11.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
12., 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3.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惴惴然講和之不暇。
14.晚唐五代的鄭衛之音、流靡之變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國之音太哀傷,都不適合大一統王朝的時代氣氛。
15.,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守而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荒之心。
16.(三綱之義,乃起于禮別尊卑,始于夫婦,終于君臣,共貫同條,不可偏廢者也。
17.如果在幾年前,江東人會為劉表之死而額首相慶,上街載歌載舞,而今天,雖然劉表之死依舊使江東君臣暗自歡喜,但這種歡喜不會表面化了.
18.君臣以義合。君待臣如手足,則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馬,則臣待君如路人。
19.,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0.中醫處方,絕不能只羅列藥味,必須安排好各味藥之間君臣佐使的關系。
21.五、推誠相待,君臣之間相得益彰。
22.這些事件雖然令人不寒而栗,但也道出了古代皇室父子相殘、兄弟斷臂、夫妻惡斗的刀光斧影宮廷政變的真相,以及君臣斗法、兵禍連接的歷史淵源。
23.君臣二人飲酒暢談,直到夜半全城鳴放鞭炮辭舊迎新之時,才起身離開“王記酒鋪”。
24.此圖中,這個位于高位的墓主人竟然在一處荒嶺中,對一位老和尚行君臣之間的跪拜大禮。
25.漢鐘離和韓湘子一直居住在東海蓬萊仙島,雖說同是三界之仙,卻不曾在天庭任職,但兩位仙家倒也非常謙遜的以君臣之禮相見。
26.朕再同你們結為婚姻之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
27.我們以往多從的角度來理解杯酒釋兵權的奧妙,君臣雙方不用刀兵相向,一切都在不言中。
※ "君臣"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