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長門柳絲千萬結》鑒賞
原文
長門柳絲千萬結,風起花如雪。離別復離別,攀折更攀折,苦無多舊時枝葉也。
長門柳絲千萬縷,總是傷心樹。行人折嫩條,燕子銜輕絮,都不由鳳城春做主。
賞析
第一首,前兩句“長門柳絲千萬結,風起花如雪”,乃描寫長門春景。長門宮外垂柳萬千,春風照拂,雪白的柳絮漫天飛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生機,而實際上“長門”乃失寵的后妃或未得寵愛的宮女粉黛居住的冷宮。居住在冷宮的人,其怨恨之深,是難以言狀的。柳絲縷縷下垂,條理分明,本無所謂“結”,卻有“千萬”。可見并非實寫,而是借以比喻被幽禁的皇后內心的無限寂寞和愁腸百結。宮外春柳的繁盛,更顯出宮內的冷清,更加襯托了幽居長門之人的無限哀愁。其中第二句,標明為暮春時節,而“風起”暗指伯顏擅權殘害忠良之風,以柳絮如雪花般紛紛飄零,隱喻朝中無數無辜的官員文士,被排擠陷害而去。
接三句,揭示了長門柳的悲慘遭遇。長門雖為冷宮,但畢竟是皇宮重地,“長門”之柳不是門邊道旁的柳樹,不能隨意的任人攀折。如今,卻“攀折更攀折,苦無多舊時枝葉也”。古人尚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離別復離別”,意指一次次的折柳贈別,不斷地經歷著生死離別。“長門柳”便一再被攀折,舊時的枝葉也就不多了。末句“無多舊時枝葉”和首句“柳絲千萬結”相對照,既描繪了柳枝由多到少的變化過程,又諷刺伯顏把朝中上下舊的臣僚官員排斥殆盡,喻示了皇室宗親的不斷離去,不斷被殺,逐漸稀少。
第二首,寫長門宮前的柳樹,即使長有千萬縷柳絲,也總是一棵傷心的樹。行人攀折嫩綠的柳條,燕子銜走了飛揚的柳絮。這一切,只因為京城中都由不得春天做主。開頭兩句,寫長門柳枝繁葉茂,春意盎然,但畢竟是在長在冷宮外,也難逃悲劇命運。暗喻伯牙吾氏雖貴為皇后,照樣被幽禁,同時預示了她最終被害的悲慘結局。而“行人折嫩條,燕子銜輕絮“進一步闡釋傷心的理由,是因為”行人“和”燕子“的無情摧殘。末句”都不由鳳城春做主“,喻指當時伯顏專權,奸佞當道,皇帝昏庸無能和不由皇帝做主的朝政現實。
這兩首小令立意新巧,把尖銳激烈的朝政諷刺內容,隱于被摧殘的柳樹描寫中,寄意深遠,善于化用典故,且不著痕跡。
曹德簡介
唐代·曹德的簡介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縣)人。曾任衢州路吏,山東憲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錄〕)二曲譏諷權貴伯顏擅自專權,殺害剡王徹徹篤,鍛煉諸獄,延及無辜。大書揭于五門之上,因此名聲大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