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鑒賞

原文

暮春別鄉樹,晚景低津樓,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遂登關城望,下見洪河流,

自從巨靈開,流血千萬秋。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

賞析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此四句寫詩人于暮春離開長安,東歸途中的所見所感。西去的夕陽徘徊在津樓上久久不下,漫漫歸程縹緲在前方,使游子產生一種無所歸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伯夷、叔齊二君子忽然浮現在眼前,多想一睹他們的高風亮節、錚錚鐵骨,可在對岸的首陽山無輕舟可濟,只能望洋興嘆,空發幽情。

  此四句寫關城落照中,詩人往登城樓,高處遠望,但見奔流不息的黃河水卷夾著沉重的人類歷史傷痕,吞噬著無數英魂的悲咽和哀嘆,滔滔東流去。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此四句寫詩人睹奔流不息的黃河水發思古之幽情,仰慕千古流傳的潘岳之賦,緬懷赫赫戰功的曹公。自古多為兵家征戰之地的潼關,因為有了這份歷史的厚重,詩人落寞無聊賴的心緒也變得更加凄涼悵惘。

  詩人獻書闕下,對策落第,心緒不佳。東歸途中,登高遠望,睹奔流萬年的黃河水,思古人征戰殺伐的累累戰績,嘆自己茫然無著的仕途。語言平易淺近,脫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渾圓美,亦可見出岑參早年藝術功底尚不深湛,有偏于淺近平淡之感。詩寫一種愁緒,而寄懷于思古之幽情,篇終“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從懷古轉到詩人,含蓄渾涵,耐人尋味,直有阮籍《詠懷詩》之深婉不迫、蘊藉思深的風格。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