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兵后寓吳》鑒賞
原文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走。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云、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
賞析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閨閣深院,垂地繡簾,柔和燈光,輕言細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詞人首先營造了記憶中溫馨的氛圍。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對照,在漂泊中自己多么希望回到故鄉和家人團聚,可是“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黃昏之后的“寒鴉”尚可歸巢楊柳,令人羨慕不已。詞中抒發的背井離鄉的愁苦情懷,是戰亂時代這一特定歷史環境中的產物,而非一般詞人平時的呻吟。“萬疊城頭哀怨角”,城頭上反復吹奏的號角聲充滿哀怨,這“哀怨”是一種主觀感情的外射,和對國破家亡的傷慟。
“相看只好山如舊”流露出江山易主的悲痛心情。“嘆浮云”比喻世事的變幻無常。漂泊孤凄之感是和亡國之痛融合在一起的,使之更加深沉,也更加悲苦。這是一個秋風肅殺,百花凋殘的季節,這是一處景物蒼茫的黃昏時刻。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明天將帶上枯干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法謀生,以便糊口。“趁未發、且嘗村酒”從困境中顯現出達觀的態度。村酒飲罷,囊中依舊羞澀。“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微醉中探手枵囊,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錐還在。他詢問鄰近的老翁:“需要抄寫《牛經》么?”老翁只是搖手。詞人東奔西走的目的和結果,在這幾句話中描寫的惟妙惟肖。
這是一首描寫流浪生活的悲歌。在戰亂的年代,詞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即使物質上再困窘,也不能使他屈服仕元。同時在詞人通過老翁對《牛經》的冷淡態度的描寫,透露出當時農村中凋零殘敗的景象,和農民生產情緒不高的事實。
蔣捷簡介
唐代·蔣捷的簡介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