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鑒賞
原文
江林多秀發,云日復相鮮。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
賞析
胡應麟說“曲江清而澹”(《詩藪》外編卷四),確實抓住了他的特點。另外張九齡在被貶所作的詩基本上不悲傷,往往充滿了對美和理想的憧憬,顯示出一種瀟灑飄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這首詩寫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氣令人心醉。首聯寫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兒盛開;天上云朵落日相輝映。景象明麗。雖然化用謝靈運詩句,但是沒有謝的玄氣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來,令人感到親切。三四句用虛筆。征行逢此佳景,驚喜之情頓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傳之佳趣。中間兩聯只寫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補寫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見。尾聯復寫春江景色。結句,以景物收束,余韻不盡,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評論說,張九齡詩“結體簡貴,選言清冷,如玉磬含風,晶盤盛露,故當于塵外置賞”(《唐音癸簽》卷五)。這種看法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張九齡確可稱為盛唐神韻詩派的開山作家,一出手就區別于六朝清遠詩人,為后來的盛唐山水田園派樹立了標范。
張九齡簡介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