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撥不斷·自嘆》鑒賞

原文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時了?花到三春顏色消,月過十五光明少。月殘花落。

賞析

  此曲由嘆時光流逝之迅疾而生“月殘花落”之深慨,抒發了一種老大無奈的傷感情緒,自嘆亦復嘆人。春花易逝,秋月無常,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與世事的傷感心理。作者巧妙自然地借用李后主之《虞美人》詞結合自己眼前的情與景,抒發了他對當時社會和人情世故的不平和不滿之意,流露出他對仕途坎坷的憤懣與悲哀之情。若就詩意看,無非如此,似不足譽揚。但就內容表現而言,此詞有一種令人感到似淺似深,似熟似生的效果。淺者,是因為“詩里落花,多少風人紅淚”,人們已經見得很多了。而月殘花落雖相似,各有心酸各有情。王和卿的這首小令從頭到尾,春花秋月一路寫去,別無一點“人事”的描述,其意旨歸趣顯得含蓄不明,這就不禁令人產生似熟還生、似淺還深之感,并由此而生吟詠的興趣、索解的心理。

  若就律藝方面而言,這支小令六句六韻,由“春”、“秋”而衍“花”、“月”,然后似轱轆蟬聯而下,一脈貫通。曲中“春”字、“花”字、“月”字各出現三次,“秋”字出現兩次,春、秋、花、月,反復吟唱,造成一種宛轉流暢、回環往復之美。在全曲短短三十一字中,兩用對偶,一為工對,一為流水對,整飭中又富于變化,顯得和順諧暢。同時用典自然渾化,若出己手,這一切卻又使得它流光溢彩,具有了不可或缺的藝術價值。

  生活在金末元初的王和卿,散曲作品并不多,既有滑稽調侃,粗俗嘲謔之風,也有空靈之作,如這首小令。但無論哪類作品,皆頗具特色。其題材、風格之多樣,也可以說預示了元代散曲多元發展的端倪。

王和卿簡介

唐代·王和卿的簡介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屬河北省)人,生卒年字號不詳。《錄鬼簿》列為"前輩名公",但各本稱呼不同,天一閣本稱為"王和卿學士",孟稱舜本卻稱他為"散人"。他與關漢卿是同時代人,而又比關漢卿早卒。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現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見于《太平樂府》、《陽春白雪》、《詞林摘艷》等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