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鑒賞
原文
塞垣秋草,又報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譚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難老。
莫惜金尊倒。鳳詔看看到。留不住,江東小。從容帷幄去,整頓乾坤了。千百歲,從今盡是中書考。
賞析
《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是一首壽詞。其思路與壽韓南澗詞相近,大致是贊頌壽主的事功,寄托詞人的愛國情思。
詞的上片寫史致道的事功與談吐。在中國古代,每逢秋高馬肥的季節,北方外族統治者往往侵擾漢族地區,宋代也是如此。“塞垣”二句從此出發,寫史致道守邊有功,塞垣年年平安無事。這兩句緊扣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突出地描敘了史致道的功業。塞垣“平安好”。這同史致道的非凡才能有極大關系。《戰國策·齊策》說,一個有才華的人,能使“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沖,折之樁席之上”,徐陵《九錫文》也說:“決勝尊俎之間?!薄白鹳蕖倍?,運用上述典故,寫史致道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有“決勝尊俎之間”才能,從而揭示出塞垣平安的原因。作為一路的主帥,史致道不僅在對敵斗爭中取得顯著成績,在內政方面也表現不俗。故接下去二句先寫興建“鎮淮”、“飲虹”二橋,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湯,呈現出一派新氣象。而“珠玉霏談笑”,實為“談笑霏珠玉”的倒裝,謂其談笑風生,言如珠玉,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按航病倍湟悦芬r人,言梅有哀時.而人并不像梅那樣易老,用婉轉手法,表達出祝君長壽之意。
詞的下片寫對史致道的期望,祝史致道出將入相,整頓乾坤,建功立業?!澳А本鋭衿浔M情飲酒,再表祝壽之意?!翱纯础庇修D眼之間的意思?!帮L詔看看到”,言其很快便會應詔入朝,擔當大任?!傲舨蛔 倍鋭t反用《史記·項羽本紀》中“江東雖小,地方千里”之意,謂史致道為治國之才,江東地方千里,難以施展其才華。從容,言舉動舒緩,具體到為政而言,是說寬不失制,動不失和,處理問題得當。故“從容”二句是說,史致道回到朝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整頓乾坤,收復中原地區,把國家治理好。“千百”二句是說,那樣的話,史致道將和唐代郭子儀一樣,從今至老,永為賢相,千古流芳。史致道的治績、才能如何,史無明言,詞人對其是否過譽或諛佞,也應引起注意。
此詞語美詞工,格調恢宏,字里行間,不僅贊頌了壽主的功績,還熱切期望將領們揮軍北伐,凈掃強虜,恢復河山。這也是眾多愛國志士們的共同心愿。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