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厚為余寫陋容詩以謝之》拼音版
元代:戴良
胡仲厚為余寫陋容詩以謝之-戴良
世間誰是丹青手,神妙如君不多有。一朝來訪逆旅中,戲捉霜毫貌余丑。
人生落地無常身,紅顏幾日白頭新。況當萬死干戈際,豈有豐神堪寫真。
胡君胡君眼如電,席上乍窺如慣見。三毛既已發天機,五采亦復開生面。
試拂鸞臺青鏡銅,時時鑒我憂世容。雙眉交攢兩肩聳,政與此圖標格同。
聞說朝家畫麟閣,袖公鄂公無處著。不從當代寫英雄,卻向窮涂繪老翁。
老翁丑狀固無比,一種孤高差足喜。里巷從今詫許仙,慎勿取錢盈二千。
唐代·戴良的簡介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 戴良的詩(22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