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王鞏》拼音版
宋代:蘇轍
次韻答王鞏-蘇轍
君家當盛時,畫戟擁朱戶。
中書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畫云閣,功業載盟府。
中庭三槐在,遺跡百世睹。
子孫盡豪俊,豈類世寒寠。
胡為久邅厄,黽勉受侵侮。
往來兩都間,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纓紱,歸去事農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東皋,此說吾不取。
聊復放襟懷,清談對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顧乃父。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