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祀事畢因脩禊事于靈梵以高閣一長望分韻賦詩得一字》拼音版
宋代:朱熹
三月三日祀事畢因脩禊事于靈梵以高閣一長望分韻賦詩得一字-朱熹
逝川無停波,歲月一何疾。居然雨露濡,我意日蕭瑟。
共惟西山足,宰樹久蒙密。晤言起哀敬,時事該禮律。
肴羞既紛羅,薦饋亦芳苾。周旋極悽愴,俛仰詎終畢。
更衣適精舍,鄰曲會茲日。簋黍畀煇胞,從容罄膋膟。
嘉賓更盤礴,環(huán)堵窺逸筆。即事君獨(dú)哦,非才我何述。
矧茲衰病馀,苦畏煩慮怵。賦罷掩寒棲,存存常抱一。
唐代·朱熹的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yáng)儒學(xué)的大師。
...〔
? 朱熹的詩(118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