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同林行陀方策六李子新鐘惺西郭蕓屏李石芝王彥和陳易園逭暑小雄山齋 其二》拼音版
清代:陳寶琛
六月十四日同林行陀方策六李子新鐘惺西郭蕓屏李石芝王彥和陳易園逭暑小雄山齋其二-陳寶琛
匪吾愛聽水,山好恒在溪。載月昨來處,披叢入幽蹊。
灘石故迤坦,滑致無纖泥。回湍渟成淵,鑒人若玻瓈。
轉轉益清駛,坐臥聞微澌。林生識遠祖,摩挲石上題。
維時徐謝流,文酒日相攜。庸知四百載,我輩糜蔬赍。
犖確行且盡,尋源幸不迷。從來考槃寬,安用窮攀躋?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