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題子有《填詞圖》即送其南下便道游岱》拼音版
清代:陳寶琛
摸魚兒題子有《填詞圖》即送其南下便道游岱-陳寶琛
鎮相望、兩年重見,新霜髭鬢如許。蒼茫家國無窮淚,都付笛聲箏語。
腸斷處。對老柳殘荷、誰復如前度。江湖倦旅。正妒煞迦陵,及身清晏,滿意勘音呂。
多歧路,乾凈可留片土。年芳恐不吾與。荃茅變化渾無準,虛說結蘭延佇。
君試數。恁舊社佳儔、沙散何緣聚。匆匆又去。羨巾篋攜來,岳蓮廬瀑,飛鞋躡云步。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