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孫徵君奇逢》拼音版
清代: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顧炎武
海內人師少,中原世運屯。微言垂舊學,懿德本先民。
早歲多良友,同時盡諍臣。蒼黃悲詔獄,慷慨急交親。
黨錮時方解,儒林氣始申。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未改幽棲志,聊存不辱身。名高懸白日,道大屈黃巾。
衛國容尼父,燕山住子春。門人持笈滿,郡守式廬頻。
竹柏心彌勁,陶镕化益醇。登年幾上壽,樂道即長貧。
尚有傳經日,非無拜老辰。伏生終入漢,綺里只辭秦。
自愧材能劣,深承意誼真。惟應從卜筑,長與講堂鄰。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