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牧隱卷》拼音版
明代:王恭
王氏牧隱卷-王恭
山人不種亦不耕,買山放犢應逃名。閒吹一曲無宮調,高臥千峰不世情。
瑤琴在床書在篋,河汾到君今幾葉。懶隨時貴競簪纓,恥逐浮人尚漁獵。
五月南風陂水深,白云將興滿山陰。人牛看到相忘處,始是山人一片心。
唐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