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 丁巳中秋前夜,隔院簫管,清宛撩人,展讀靜庵郵示此調,轉增惘悵,即以同部韻賦答》拼音版
清代:朱庸齋
玉蝴蝶丁巳中秋前夜,隔院簫管,清宛撩人,展讀靜庵郵示此調,轉增惘悵,即以同部韻賦答-朱庸齋
按拍傳箋人遠,素蟾何意,分照愁鄉。一鏡秋生,應感鬢發先涼。
扇初藏、衣單仗酒,風乍歇、簾薄吹香。隔紅墻。怨歌塵麝,飄落文梁。
休量。恨同海水,清輝來夜,誰共孤光。擪笛無心,且催閑夢覆馀觴。
負芳節、難酬剩句,渺海天、空引回腸。念歡場。團圓都誤,休問重陽。
唐代·朱庸齋的簡介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
? 朱庸齋的詩(2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