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飛鵲 壬寅中秋酒馀,為陳永正談秣陵往事》拼音版
清代:朱庸齋
夜飛鵲壬寅中秋酒馀,為陳永正談秣陵往事-朱庸齋
碧虛更誰步,惆悵飛瓊。來往素襪無聲。清樽獨夜幾吟望,云窗霧閣重扃。
相思少年路,認隔墻宮笛,蠹壁旗亭。團圞計誤,甚先秋、早自關情。
休問賞心淮水,法曲任拋殘,瑤殿凄清。難遣舊家人老,征衫痕污,歌扇塵零。
嬋媛夢遠,負今宵、風露分明。總輸他鄰女,花陰淺拜,細雨裙輕。
唐代·朱庸齋的簡介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tǒng)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fā)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fā),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
? 朱庸齋的詩(2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