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孝先之蘄州扶其先大夫相如先生旅櫬歸粵三首 其二
送李孝先之蘄州扶其先大夫相如先生旅櫬歸粵三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四十年長別,三千里寄居。生時知有子,歸日已無書。老仆尋先冢,荒畬繞舊廬。要離雖可近,未若返于初。
[清代]:陳恭尹
四十年長別,三千里寄居。生時知有子,歸日已無書。
老仆尋先冢,荒畬繞舊廬。要離雖可近,未若返于初。
四十年長別,三千裡寄居。生時知有子,歸日已無書。
老仆尋先冢,荒畬繞舊廬。要離雖可近,未若返于初。
唐代·陳恭尹的簡介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qū))龍山鄉(xiāng)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 陳恭尹的詩(1197篇) 〕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明代:
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shù)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shù)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明代:
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歎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清代:
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
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
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