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居
謫居。明代。高攀龍。 自昔悲羈旅,局促詎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樓豈荊扉。昭曠茍在懷,憑運與委蛇。嶺海何必惡,四時有丹荑。我來一甲子,即事多所怡。華館絕塵鞅,水木澹幽姿。好鳥時一鳴,靜蘊流天機。縱心八極外,蟄心在幾微。歷覽千古書,此理不吾欺。被服誠無斁,真賞欣自如。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棲遲。自非高堂戀,鹿門乃在茲。
[明代]:高攀龍
自昔悲羈旅,局促詎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樓豈荊扉。
昭曠茍在懷,憑運與委蛇。嶺海何必惡,四時有丹荑。
我來一甲子,即事多所怡。華館絕塵鞅,水木澹幽姿。
好鳥時一鳴,靜蘊流天機。縱心八極外,蟄心在幾微。
歷覽千古書,此理不吾欺。被服誠無斁,真賞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棲遲。自非高堂戀,鹿門乃在茲。
自昔悲羈旅,局促詎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樓豈荊扉。
昭曠茍在懷,憑運與委蛇。嶺海何必惡,四時有丹荑。
我來一甲子,即事多所怡。華館絕塵鞅,水木澹幽姿。
好鳥時一鳴,靜蘊流天機。縱心八極外,蟄心在幾微。
曆覽千古書,此理不吾欺。被服誠無斁,真賞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棲遲。自非高堂戀,鹿門乃在茲。
唐代·高攀龍的簡介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后遇父喪歸家守孝。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憲”。
...〔
? 高攀龍的詩(141篇) 〕
宋代:
彭汝礪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云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雲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碓無人水自舂。
元代:
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