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張舜俞
贈別張舜俞。明代。王祎。 東南夥租賦,富庶稱三吳。吳田苦卑下,浩渺平江湖。菑害動連歲,官府仍徵需。紆馀脂膏地,坐見民力枯。維時都水司,職任在開疏。朝家重民命,務使疲瘠蘇。選官皆名卿,興利多良圖。張君實令器,家世習文儒。三載為列掾,豈惟承簿書。定膺贊畫間,利澤能施敷。春風二三月,行李赴皇都。謂將謁天官,序績待新除。驅車指河朔,還涉徐濟墟。洪河久為患,黔黎幾成魚。比聞用群議,極力事防虞。兵民十數萬,官吏千百俱。累月始就緒,國費寧無虛。雖云幸平復,焉知久何如。水利子所習,識見元非迂。馀策須上獻,庶以禆廟謨。鄙人處畎畝,夙昔懷區區。世故屬可嘆,贈言匪勤渠。
[明代]:王祎
東南夥租賦,富庶稱三吳。吳田苦卑下,浩渺平江湖。
菑害動連歲,官府仍徵需。紆馀脂膏地,坐見民力枯。
維時都水司,職任在開疏。朝家重民命,務使疲瘠蘇。
選官皆名卿,興利多良圖。張君實令器,家世習文儒。
三載為列掾,豈惟承簿書。定膺贊畫間,利澤能施敷。
春風二三月,行李赴皇都。謂將謁天官,序績待新除。
驅車指河朔,還涉徐濟墟。洪河久為患,黔黎幾成魚。
比聞用群議,極力事防虞。兵民十數萬,官吏千百俱。
累月始就緒,國費寧無虛。雖云幸平復,焉知久何如。
水利子所習,識見元非迂。馀策須上獻,庶以禆廟謨。
鄙人處畎畝,夙昔懷區區。世故屬可嘆,贈言匪勤渠。
東南夥租賦,富庶稱三吳。吳田苦卑下,浩渺平江湖。
菑害動連歲,官府仍徵需。紆馀脂膏地,坐見民力枯。
維時都水司,職任在開疏。朝家重民命,務使疲瘠蘇。
選官皆名卿,興利多良圖。張君實令器,家世習文儒。
三載為列掾,豈惟承簿書。定膺贊畫間,利澤能施敷。
春風二三月,行李赴皇都。謂將謁天官,序績待新除。
驅車指河朔,還涉徐濟墟。洪河久為患,黔黎幾成魚。
比聞用群議,極力事防虞。兵民十數萬,官吏千百俱。
累月始就緒,國費甯無虛。雖雲幸平複,焉知久何如。
水利子所習,識見元非迂。馀策須上獻,庶以禆廟謨。
鄙人處畎畝,夙昔懷區區。世故屬可歎,贈言匪勤渠。
唐代·王祎的簡介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 王祎的詩(242篇) 〕
宋代:
陳良貴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墻。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
綠迷隋苑顰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牆。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
綠迷隋苑顰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
宋代:
劉克莊
出海新蟾玉半鉤,風翻荷蕩起棲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出海新蟾玉半鈎,風翻荷蕩起棲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宋代:
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清代:
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
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
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蔔,但與閒鷗有舊盟。
元代:
貢奎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