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山四景圖 其三
壺山四景圖 其三。明代。吳希賢。 翠壺之山凌碧虛,層崖峭壁仙所居。尋常秀色盡奇絕,況有晴云時卷舒。我昔攀緣出云表,決眥遐天眾山小。結廬擬向山中棲,日日看云聽啼鳥。一朝云起隨六龍,我亦乘之登九重。為霖未慰蒼生望,慚愧清朝恩數隆。只今還尋故山去,凈掃云軒與云住。
[明代]:吳希賢
翠壺之山凌碧虛,層崖峭壁仙所居。尋常秀色盡奇絕,況有晴云時卷舒。
我昔攀緣出云表,決眥遐天眾山小。結廬擬向山中棲,日日看云聽啼鳥。
一朝云起隨六龍,我亦乘之登九重。為霖未慰蒼生望,慚愧清朝恩數隆。
只今還尋故山去,凈掃云軒與云住。
翠壺之山淩碧虛,層崖峭壁仙所居。尋常秀色盡奇絕,況有晴雲時卷舒。
我昔攀緣出雲表,決眥遐天衆山小。結廬擬向山中棲,日日看雲聽啼鳥。
一朝雲起隨六龍,我亦乘之登九重。為霖未慰蒼生望,慚愧清朝恩數隆。
隻今還尋故山去,淨掃雲軒與雲住。
唐代·吳希賢的簡介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賢。天順八年進士。授檢討。幼敏異,精《毛詩》。性豪邁負奇氣。嘗預修《英宗實錄》,以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卒官。有《聽雨亭稿》。
...〔
? 吳希賢的詩(63篇) 〕
宋代:
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宋代:
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河流曲折二十裡,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清代:
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明代:
葉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
明代:
佘翔
越王臺上望,秋色最堪憐。五虎羅青嶂,雙鴻破碧天。
芙蓉充雜佩,蟋蟀伴孤眠。欲覓知音者,雷陽路幾千。
越王臺上望,秋色最堪憐。五虎羅青嶂,雙鴻破碧天。
芙蓉充雜佩,蟋蟀伴孤眠。欲覓知音者,雷陽路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