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
移居。明代。歸子慕。 冉冉歲云暮,寒風正凄其。言辭東村宅,去適西村廬。豈無舊巢戀,歡與吾仲居。西村況不遠,相去一里余。回瞻竹樹間,炊煙出前廚。吾病四十衰,厭厭日不如。憂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安得我叔氏,亦復來于茲。遙望城中山,引領空嗟咨。
[明代]:歸子慕
冉冉歲云暮,寒風正凄其。
言辭東村宅,去適西村廬。
豈無舊巢戀,歡與吾仲居。
西村況不遠,相去一里余。
回瞻竹樹間,炊煙出前廚。
吾病四十衰,厭厭日不如。
憂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復來于茲。
遙望城中山,引領空嗟咨。
冉冉歲雲暮,寒風正凄其。
言辭東村宅,去適西村廬。
豈無舊巢戀,歡與吾仲居。
西村況不遠,相去一裡餘。
回瞻竹樹間,炊煙出前廚。
吾病四十衰,厭厭日不如。
憂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複來于茲。
遙望城中山,引領空嗟咨。
展開閱讀全文 ∨
唐代·歸子慕的簡介
歸子慕(1563~1606)字季思,號陶庵,學者稱清遠先生,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年四十四歲。散文大家歸有光第五子。歸有光有六子,子慕為歸有光五十八歲時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靜好,萬歷十九年(1591)舉人。再試禮部不第,屏居江村,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最友善。所居陶庵,槿墻茅屋,詩歌以為樂。卒后,巡按御史祁彪佳請于朝,贈翰林待詔 [2] 。子慕著有《陶園集》四卷,《明史藝文志》傳于世。
...〔
? 歸子慕的詩(2篇) 〕
唐代:
徐鉉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
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
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
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
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