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美 其一
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龍。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一鳴葉清廟,再鳴中咸池。凄風振大野,青云顧我悲。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回首顧丹穴,摧藏不可持。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里,哀號乃見疑。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復來儀。
[明代]:李攀龍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
一鳴葉清廟,再鳴中咸池。凄風振大野,青云顧我悲。
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回首顧丹穴,摧藏不可持。
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里,哀號乃見疑。
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復來儀。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翺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
一鳴葉清廟,再鳴中鹹池。凄風振大野,青雲顧我悲。
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回首顧丹穴,摧藏不可持。
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裡,哀號乃見疑。
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複來儀。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近現代:
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