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昌平四詩 其三 劉諫議
留昌平四詩 其三 劉諫議。元代。吳師道。 李唐祚中微,刑臣執(zhí)其柄。賢良褒然來,一策駭群聽。事機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職非近臣,陳義固當正。為時吐忠憤,誓不顧軀命。同游雖厚顏,得失非所競。滔滔徇曲學,胡不愧元圣。□□辟祠宗,名教系邦政。居庸峭摩天,過者竦深敬。
[元代]:吳師道
李唐祚中微,刑臣執(zhí)其柄。賢良褒然來,一策駭群聽。
事機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職非近臣,陳義固當正。
為時吐忠憤,誓不顧軀命。同游雖厚顏,得失非所競。
滔滔徇曲學,胡不愧元圣。□□辟祠宗,名教系邦政。
居庸峭摩天,過者竦深敬。
李唐祚中微,刑臣執(zhí)其柄。賢良褒然來,一策駭群聽。
事機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職非近臣,陳義固當正。
為時吐忠憤,誓不顧軀命。同遊雖厚顔,得失非所競。
滔滔徇曲學,胡不愧元聖。□□辟祠宗,名教系邦政。
居庸峭摩天,過者竦深敬。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明代:
李東陽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宋代:
王淹
秋風一夕來,木落江水波。相將雁南翔,奈有孤飛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離別多。儻堅歸來心,富貴爾則那。
秋風一夕來,木落江水波。相將雁南翔,奈有孤飛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離別多。儻堅歸來心,富貴爾則那。
明代:
王彥泓
歡筵散后剩無聊,淡日庭陰雪未消。買笑敢云非措大,送愁無奈是茶嬌。
蕭疏客從才三騎,曲折胡同到九條。望見井床私悵望,莫應愁減麗華腰。
歡筵散後剩無聊,淡日庭陰雪未消。買笑敢雲(yún)非措大,送愁無奈是茶嬌。
蕭疏客從才三騎,曲折胡同到九條。望見井床私悵望,莫應愁減麗華腰。
清代:
史廷賁
自與魚蝦侶,敢辭煙雨迷。攜群謀作室,聚落半依堤。
短棹橫天上,長竿掛月低。絲綸隨手結,莫笑此卑棲。
自與魚蝦侶,敢辭煙雨迷。攜群謀作室,聚落半依堤。
短棹橫天上,長竿掛月低。絲綸隨手結,莫笑此卑棲。
近現(xiàn)代:
馬一浮
故里空村遍草萊,富春江上首重回。
雜花滿徑無人掃,野竹編門傍水開。
故裡空村遍草萊,富春江上首重回。
雜花滿徑無人掃,野竹編門傍水開。
明代:
唐順之
三晉連年苦被兵,九重拊髀憶豪英。
詔書更不從中御,萬里長城一委卿。
三晉連年苦被兵,九重拊髀憶豪英。
詔書更不從中禦,萬裡長城一委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