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伯淳的詩 > 送嶧山鄧同知

送嶧山鄧同知

[宋代]:張伯淳

鄧君名譜系,邂逅軟紅間。解組郵京闕,題輿向嶧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已熟云霄路,何時報政還。

張伯淳簡介

唐代·張伯淳的簡介

張伯淳(1242—1302),字師道,號養蒙,崇德(今浙江桐鄉)人。祖父張汝昌,官至迪功郎,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兩家并有池館園林之勝,號東西園,結社觴詠,時稱東西二張。父張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累官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與趙孟頫為中表,人物相望。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以父蔭銓迪功郎、淮陰尉,改揚州司戶參軍。

...〔 ? 張伯淳的詩(78篇)

猜你喜歡

曉發

清代張問陶

舟行水氣空,露白晨星小。高樹帶殘鐘,寒煙滅飛鳥。

陂田新雨足,茅屋一燈曉。林外桔槔聲,飯牛人語早。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

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

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

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卻。

花園即事呈常

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

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