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分得秋字送張吉老學士移使京西
即席分得秋字送張吉老學士移使京西。宋代。蘇頌。 賜對中楹喜暫留,駐旌聊復到蓬丘。朋游少別三周歲,尊酒相逢半白頭。頻拜恩光龍鑄節(jié),屢宣風力隼橫秋。二邦已見澄清效,更盡寬平緩主憂。
[宋代]:蘇頌
賜對中楹喜暫留,駐旌聊復到蓬丘。
朋游少別三周歲,尊酒相逢半白頭。
頻拜恩光龍鑄節(jié),屢宣風力隼橫秋。
二邦已見澄清效,更盡寬平緩主憂。
賜對中楹喜暫留,駐旌聊複到蓬丘。
朋遊少別三周歲,尊酒相逢半白頭。
頻拜恩光龍鑄節(jié),屢宣風力隼橫秋。
二邦已見澄清效,更盡寬平緩主憂。
唐代·蘇頌的簡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quán)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wèi)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wù)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后罷知揚州,徙河南。紹圣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jīng)》。
...〔
? 蘇頌的詩(335篇) 〕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yīng)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yún)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yīng)聽祖師禪。
明代:
孫緒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
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拂袖拜三賢,雲(yún)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
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明代:
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chuàng)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chuàng)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宋代:
陳造
驟聞行旅嘆赍糧,無復居人肯饋漿。
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
驟聞行旅歎赍糧,無複居人肯饋漿。
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
明代:
張弼
今年冬至暖于春,細雨空階草色新。應(yīng)是蒼天憐赤子,無衣無褐未為貧。
今年冬至暖于春,細雨空階草色新。應(yīng)是蒼天憐赤子,無衣無褐未為貧。
宋代:
歐陽光祖
五曲溪回屋數(shù)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隱一峰高插天。
五曲溪回屋數(shù)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隱一峰高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