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唐代]:李賀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譯文及注釋

譯文

養(yǎng)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返,

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人培養(yǎng)重用英賢。

寒夜里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

西風中駿馬的脊骨已經(jīng)被折斷。

注釋

⑴王琦注:“《左傳》:‘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huàn)龍。’杜預注;‘飂,古國也。叔安,其君名。豢,養(yǎng)也。”

⑵按古以馬為龍類,故李賀以今不能豢龍,而駿骨為霜所折。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鑒賞

  此詩為李賀組詩《馬詩》二十三首的第九首。這首詩化用飂叔豢龍的典故,斥責當時統(tǒng)治者摒棄、殘害賢才,表現(xiàn)了作者的憤慨不平和對英才埋沒的痛惜心情。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jīng)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于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嘆良馬不得善養(yǎng)者則必為風霜所摧折,可為詠物詩之典范,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于此詩中可以明見。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魏京詩 其七

宋代劉敞

帝奮厥武,百萬其士。匪怒以棘,于三千里。

憶西湖舊游

宋代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次韻晚入五華寺

明代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謫居

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賀新郎·世路風波惡

宋代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席上聞歌分韻

明代韓邦靖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

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