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葛藟

葛藟

[兩漢]:佚名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葛藟譯文及注釋

譯文

葛藤纏繞綿綿長,在那大河河灣旁。兄弟骨肉已離散,叫人爹爹心悲涼。叫人爹爹心悲涼,他也哪里會賞光。

葛藤纏繞綿綿長,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離散,叫人媽媽心悲涼。叫人媽媽心悲涼,她也哪里會幫忙。

葛藤纏繞綿綿長,在那大河河灘旁。兄弟骨肉已離散,叫人哥哥心悲涼。叫人哥哥心悲涼,他也只把聾啞裝。

注釋

緜緜:連綿不絕。 葛、藟(音壘):藤類蔓生植物。

滸(音虎):水邊。

終:既已。 遠(音院):遠離。

顧、有、聞:皆親愛之意也。 有(音佑):通“佑”,幫助。 聞(音問):問。王引之《經義述聞》:“謂相恤問也。古字聞與問通。”

涘(音四):水邊。

漘(音純):河岸,水邊。

昆:兄。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43頁

葛藟創(chuàng)作背景

  關于《王風·葛藟》的背景,有多種說法。舊說以為此詩乃東周初年姬姓貴族所作,旨在譏刺平王棄宗族而不顧。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詩。也有人認為此詩是一個入贅者在他人家生活,抒發(fā)孤獨寂寞的悲歌。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45-146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43-144

葛藟鑒賞

  舊說以為此詩乃東周初年姬姓貴族所作,旨在譏刺平王棄宗族而不顧。《毛詩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毛氏說詩多牽強附會,常把表現人之常情的詩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說詩較為通達,朱熹《詩集傳》云:“世衰民散,有去其鄉(xiāng)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嘆。”得其旨矣。

  詩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寫眼前景物。詩人流落到黃河邊上,見到河邊葛藤茂盛,綿綿不斷,不禁觸景傷情,聯系到自己遠離兄弟、飄泊異鄉(xiāng)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鄉(xiāng),六親無靠,生活無著,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顏“謂他人父”。處境之艱難,地位之卑下,可見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絲憐憫。“謂他人父,亦莫我顧”,直書其事,包含許多屈辱,許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嘆:“則其窮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詩意略同首章,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換一字,豐富了詩的內涵,反覆詠嘆中稍有變化。此詩兩句表達一層意思,六句有三層意思,兩層轉折。由綿綿不絕的葛藟對照兄弟的離散,是一折,由“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而竟不獲憐憫,又是一折。每一轉折,均含無限酸楚。詩人直抒情事,語句簡質,卻很感人,表現了飄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運震《詩志》評曰:“乞兒聲,孤兒淚,不可多讀。”方玉潤《詩經原始》評曰:“沉痛語,不忍卒讀。”都對詩中表現出的流離之苦深為致慨,相信這也是每一位讀此詩者的共同感受。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贈楊德祖

魏晉王粲

我君餞之。

其樂泄泄。

漫興 十六

元代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fā)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yè)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送龍門宗人殿鳳山始祖墓還里

明代何文繪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

銀河遠帶龍?zhí)端鰸h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xiāng)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山夜

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

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

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

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

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