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論詩三十首·二十三

論詩三十首·二十三

[金朝]:元好問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論詩三十首·二十三鑒賞

  根據理解,結合注釋46及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二句“俳優”應為“俳諧”。

  曲學,鄉曲簡陋的學問。虛荒,虛假荒謬。小說,無足輕重之說。欺,欺人騙世。

  這首詩是排斥俳諧怒罵的不良習氣,體現元好問尚雅的旨趣。我國自古就有“詩莊”的傳統,語言莊重而優雅是古典詩歌的特色。詼諧游戲和詈罵的文字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當作游戲、調笑的工具,初見杜甫《戲作俳諧體遣悶》、李商隱《俳諧》,到晚唐時仿效的人便多起來。嚴羽《滄浪詩話》稱宋詩“其末流甚者,叫囂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黃庭堅《答洪駒父書》“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蘇軾卻認為嬉笑怒罵可成文章,《續資治通鑒》卷八十六云:“軾與弟轍,師父洵為文,常自謂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但是元好問尊奉的是儒家的“溫柔敦厚”、“思無邪”、“發乎情,止乎禮儀”的詩教理論,要求語言符合雅正的標準。因此,元好問不同意蘇軾的觀點,批評了“俳諧怒罵”的語言風格。元好問認為“曲學虛荒”,“小說欺”,謹奉儒家詩教,這也體現了他保守的一面。

元好問簡介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猜你喜歡

北河

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頌古六首

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西湖留別

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次吳白樓卷中韻

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從駕觀講武詩

南北朝庾信

校戰出長楊。

兵欄入鬬場。

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

明代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

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