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維的詩 > 藍田山石門精舍

藍田山石門精舍

[唐代]:王維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探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

遙愛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藍田山石門精舍鑒賞

  這是一首紀游詩,描寫游藍田山石門精舍(佛寺)的經過。作于詩人晚年隱居藍田山中的輞川別墅時。這首詩一起筆就透出詩人特別輕松、快適。“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傍晚時分,駕著輕舟,任憑晚風吹蕩,令人感到愜意。這兩句是詩人內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落日山水好”,“好”這個普通而又概括的字面最能表現此時觸景而生的豐富感受。這樣的景致,這樣的情致,自然是:“玩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不知不覺間,小船蕩到了水的源頭。可以想象,一路上勝景有多少,詩人的興致有多高。“遙愛云木秀,初疑路不同。”“云木秀”指石門精舍所在,它遙遙在望,叫人感到興奮。舟行至此似乎到頭了,又使人疑惑沿這條水路接近不了它,未免令人焦急。“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誰知水流一轉,發現源頭未盡,正通向前山。這意外的發現,又叫人多么欣喜。如果說,前面所寫是平中見“奇”,這里所寫就是曲徑通幽了,這就是舟行的無窮樂趣。如果只是平奇而無曲幽,興趣就不會如此盎然了。

  “果然愜所適”與“初疑”呼應,游山興趣繼續在增強著。到達山寺后見到:“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僧眾不多,且在松柏下逍遙,環境顯得清靜而不枯寂;“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這里是寫僧人日常功課。僧人起早貪黑地參禪、誦經,但在詩人看來,這些方外人生活并不枯燥,自敬其事,自得其樂,精神世界充實得很呢。“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一是指這些僧人修行很高,佛法感化了牧童;二是說這里和平寧靜,幾乎與外界不相交通,“問樵客”是很偶然的事。聯系結尾的“桃源人”,詩中所寫似乎有桃花源生活的影子。桃源人避世而居,那里也有忙碌而有秩序的勞動生活。“世事問樵客”與桃源人向武陵漁人打聽外界情況也相似,這里只是將“漁人”換成“樵客”,甚至詩人在這里就是自比樵客(僧眾向他打聽外事),把自己編入桃花源故事中,這又是多么有趣啊。看來深山發現的既是一片凈土,又是一片樂土,這叫他更愜意了。

  最后八句寫“暝宿”和“明發”。夜晚睡在這里也十分可意:高林籠罩,床席象美玉一般潔凈清涼,室內焚燃的是寺中特有的香料,窗外飄來的是野花的清香,濃淡相間,山月初露,輝光搖曳,這又顯得多么清幽。早晨離開時他擔心再來尋覓此地會迷路,出發之前他又到各處登覽了一番,要把這里的山徑水道牢牢記住。出發時“笑謝桃源人”,說花紅時再來拜訪他們。“笑謝”透出他的滿足,也表現與山僧的情誼。“花紅”又暗示此游正是桃紅柳綠的時節,前面寫“山水好”、“云木秀”就有了具體色彩,而又與“桃花源”聯系起來,可見一路是花明柳暗,怪不得游興是那般高了。

  全詩二十四句,八句一層,“依次寫來,妙有步驟”(王文濡語),語句自然清新,而又蘊含著豐富的情味。同代人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評論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還特別例舉了這首詩“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等句,足見對此詩的愛賞。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 王維的詩(353篇)

猜你喜歡

憶西湖舊游

宋代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

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

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山家五首 其三

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次湯士美送蔡季任韻寄士美二首 其一

宋代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花園即事呈常

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