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馮延巳的詩 >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

[五代]:馮延巳

塵拂玉臺鸞鏡,鳳髻不堪重整。綃帳泣流蘇,愁掩玉屏人靜。多病,多病,自是行云無定。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譯文及注釋

譯文

華麗的梳妝臺已經落滿了灰塵,我的頭發也很久沒有好好梳理打弄過了。美麗的簾帳上,流蘇系繩靜靜垂立,似乎也在為你不在而哭泣,玉屏遮掩著屋里的愁寂,沒有一點聲息。我已病了多時,如那天上浮云,無法安定心神,也無法捕捉你的蹤跡。

注釋

玉臺:玉飾的鏡臺;鏡臺的美稱。

鸞鏡(luán jìng):裝飾有鸞鳥圖案的銅鏡。

鳳髻(fèng jì):古代的一種發型,即將頭發挽結梳成鳳形,或在髻上飾以金鳳。又叫鳥髻。

綃帳(xiāo zhàng):輕紗帳。

玉屏:屏障

多病:衰疾。

行云:比喻人行蹤不定

參考資料:

1、林兆祥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賞析[J] .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 .2011,44(5):198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鑒賞

  “塵拂玉臺鸞鏡,鳳髻不堪重整。”句,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過描寫作者頭發久未打理以及華麗的梳妝臺與灰塵的對比來表現出作者的愁悶。這些對比使詞義更加豐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強烈,畫面更加鮮明生動。從而引起讀者的對比聯想,更突出所要表現的對象,產生藝術感染力。

  “綃帳泣流蘇,愁掩玉屏人靜。”句,作者在此處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一個“泣”字將本來無生命的紗帳寫活了,同時一個“泣”字也點出了作者“閑愁”的詞風,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在該部分第二句,作者也巧妙的用“掩”這個字將“愁寂”這種空間之感具體化了,以動寫靜使人更覺其靜。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無定。”句,作者通過“反復”的藝術手法連續運用兩個“多病”來強調自己已經病了多時,一唱三嘆,回環往復,加深了語氣和抒情色彩。在藝術形式上,“反復”也可以加強節奏感,增強旋律美,使詞句整齊有序。該部分第二句,作者再次寓情于景,借用天上浮云來表現自己無法安定的心神,詞句雖然沒提到愁字,但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愁情。同時也體現了這首詞“悲喜綜錯、盤旋郁結”的藝術特點。

  作者所要表現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愁苦悶,抑郁不歡,一種可能已經存在又似乎是即將來臨的人生憂患。很難說清是一種什么樣的情,一種什么樣的愁。他只是把這種閑情閑愁表現得深沉而持久,想拋擲也拋擲不了,掙扎也掙扎不脫。憂患苦悶的內涵性質,是無法確指的,也是無法界定的,從而留給讀者更大的自由創造聯想的空間,有著更大的藝術張力。

馮延巳簡介

唐代·馮延巳的簡介

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 馮延巳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布袋贊

宋代釋惟一

逢人乞一文,袋進而敵國富。

不是下生遲,嫌佛不肯做。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宋代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

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登青州城樓

明代金大輿

麗譙滄海畔,南客一登臨。

四野平沙合,孤城遠樹深。

詩偈 其一五九

唐代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過曹鈞隱居

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權知吉州九日感賦

清代張聯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