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魚玄機的詩 >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

[唐代]:魚玄機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陣陣荷花的香味撲鼻而來,熏香了我的衣服。你現在在哪里釣魚呢,何時才劃舟歸來呢?

我坐在這里釣魚,看著四周的風景,我不禁感嘆:我還比不上那比翼雙飛的鴛鴦呢,至少它們可以一起釣魚,互相親近呢。

注釋

李端公:即李郢(yǐng),字楚望,長安人。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進士及第,官終侍御史。《全唐詩》中存詩一卷。

暑衣:夏衣。 唐代李咸用《游寺》詩:“秋覺暑衣薄,老知塵世空。”

阮郎:相傳東漢永平(漢明帝年號,58~75)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同入天臺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其地氣候草木常如春時,迨(dài等到)反鄉,子孫已歷七世。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此處阮郎代指李端公。

鴛鴦侶:比喻夫妻。鴛鴦:雌雄偶居不離,古稱匹鳥。

猶得:還能。近釣磯(jī):一作“繞釣磯”或作“傍釣磯”。磯:水邊突出巖石或江河中石灘。釣磯:岸邊石,垂釣處。

參考資料:

1、丹微.與羅非有場約會.信息時報,2007-07-20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創作背景

  李郢,字楚望,余杭(浙江余杭)人,進士。是個才子,據說在家喜歡看書,在外喜歡旅游,能寫詩,閑不住。李郢與魚玄機是如何結識的,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詩人魚玄機喜歡上了他。李郢可能符合詩人的擇婿標準,不圖功名,瀟灑有才。魚玄機為他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丹微.與羅非有場約會.信息時報,2007-07-20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鑒賞

  這是一首類似求愛詩,是晚唐著名花冠魚玄機的作品之一。此詩文筆優美,韻調和諧,就其風格而說,可以說是十分大膽,這表現在對愛情坦然歌詠,毫不掩飾上。在這首詩中,作者表現出大膽的追求和深沉的愛慕,而且寫出了夏日里的清閑。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無限”,愛屋及烏,喜歡一個人時,會喜歡關于他的很多,甚至一切。魚玄機應該不知道李端公的垂釣處有荷花,即使有,也不一定會“染衣”。一個“染”字,可謂道盡無數風光。在夏天的午后,他靜坐在荷塘旁邊的碧綠色的大樹下面釣著魚,看起來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中。清風輕輕地吹拂著他的衣裳,輕巧的夏衣輕輕飄動之,給人以飄逸的感覺。這是詩人的想像,而且不是一般的想像。陣陣荷花的香味,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涌過來,熏香了他的衣服,平復了夏日的煩躁。“荷香”,絕非一點香,是無限。其實詩人要表達的就是對李端公的喜歡是無限的。畫面靜中帶動,情趣怏然,似乎回歸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垂釣者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沉思,真可謂是道不盡的風流。這首詩作為夏釣的代表之一,決不為過。阮郎,是情郎的代稱。這兩個字,透出了詩人的綿綿情意。主動稱對方為郎,恐怕不經過對方默許,一般不敢叫出口,兩人關系非同一般。喜歡一個人,自然也會關心他的一舉一動,一位朝廷官員,想去釣魚,不可能犯愁回不來,找條船也不會很困難。詩人其實已經進入到一種狀態,這就是愛,就是關心。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只有關心是不夠的,還不足以展現一個戀愛中人的全部,還要充滿激情的想像,再浪漫也不為過。在垂釣人的旁邊,會有鴛鴦游伴,現實中可能沒有,但詩人愿意讓他有,這是詩人徜徉在愛之河中的緣故。這一句詩人還嫌味道不足,又把自己放進來,看著旁邊幸福的鴛鴦,詩人竟讓自己也像鴛鴦一樣,陪在李端公身旁垂釣,要作個競賽,欲與鴛鴦試比雙:看到底是鴛鴦幸福,還是自己幸福。詩人的大膽表白的確可愛。

魚玄機簡介

唐代·魚玄機的簡介

魚玄機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咸通(唐懿宗年號,860—874)中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進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魚玄機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 ? 魚玄機的詩(55篇)

猜你喜歡

代蜀總過沔宴制帥

宋代李曾伯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模如此漢詔無。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

宋代劉克莊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

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

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華陰二蓮歌 其四

清代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高陽

清代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

與謝石秋、星樓、林湘畹、黃茂笙游岡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

近現代許南英

游憩超峰寺,登車日已曛。暮天銷薄靄,秋雨釀濃云。

老去思依佛,閒來欲與君。西風吹斷雁,拭淚拜孤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