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崔國輔的詩 > 小長干曲

小長干曲

[唐代]:崔國輔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小長干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色幽暗湖面吹來徐徐夜風,尋人不見道路曲折宛轉不通。

歌聲悠揚時斷時續經久不息,知道心愛的姑娘就在這塘中。

注釋

小長干:屬長干里,遺址在今南京市南。長干曲,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長干里一帶江邊女子的生活和情趣。

湖:一作“潮”。

菱歌:采菱之歌。不徹:不盡;本為不盡之意,在這里是指歌聲時斷時續,經久不息。

小長干曲創作背景

  崔國輔是吳郡人,對南京長干里一帶比較熟悉,因創作《小長干曲》以表現江南青年男女的愛情。具體創作時間難以考證。

參考資料:

1、劉永年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74-375

小長干曲鑒賞

  小長干,屬長干里,遺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長江邊。長干曲,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長干里一帶江邊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國輔的《小長干曲》內容也如此。

  這是一首表現古時江南青年男女對愛情執著追求的小詩。全詩風格清新,語言曉暢,于平淡自然中見含蓄委婉,很耐人尋味。

  “月暗送湖風”,詩一開頭,即點明時間是夜晚,地點是湖濱。月暗,不是沒有月光,而是月色暗淡;湖風用“送”,帶有舒展、愛撫的感情色彩,切合小伙子此時的感受。因為他很興奮、很歡快,湖風吹到他的身上就顯得特別輕柔,好像大自然特意為他送來的一般。這一句五字,勾出了一幅月色朦朧、湖風輕拂的藝術畫面,造成了一種優美而頗具神秘色彩的環境氣氛。

  在這富有詩情畫意的水鄉湖濱,一位年輕人,踏著月色,沐著涼風,急忙忙、興沖沖地走著。但是夜色暗淡,道路難辨,走著走著,突然路被隔斷了。“相尋路不通”,側面點出了菱湖之濱的特點:荷塘滿布,溝渠縱橫,到處有水網相隔。這個小伙子事先并未約會,只因情思驅使,突然想會見自己的戀人。一個“尋”字,傳出了其中消息,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正在焦急躊躇之際,優美動聽的菱歌吸引了小伙子的注意,他側耳諦聽,仔細辨別是誰的歌聲。徹,本為不盡之意,這里用來形容菱歌的時斷時續,經久不息,同時也描摹出歌聲的清脆、響亮。姑娘們用歌聲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的憧憬,讀者能從這歌聲中想象出那采菱姑娘天真活潑、嬌憨可愛的神情。

  聽著聽著,小伙子又眉開眼笑了,知道自己的意中人,就在那不遠的荷塘中。“知”字十分傳神,不僅表現了小伙子心情由焦急到喜悅的變化,而且點明小伙子對姑娘了解得非常透,甚至連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非常熟悉。讀者正可從其知之深推測其愛之切。

  全詩在結構上符合起承轉合的特點。首句以“月暗送湖風”起興,開門見山,交代了事情的大致時間和起因。次句“承”,承接首句,陷入“相尋”卻“路不通”的窘境。三句“轉”,菱歌不停輟,反復吟唱,進而打破“相尋路不通”的僵局。末句“合”,合攏全詩,發現那人在荷塘邊,豁然開朗。

  短短的一首抒情詩,能寫出詩中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活動,并有起伏、有波瀾,給人以層出不窮之感。若非巧思妙筆,匠心獨運,恐怕難以達到這樣的藝術境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

崔國輔簡介

唐代·崔國輔的簡介

崔國輔

崔國輔,唐代詩人。吳郡(今蘇州)人,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天寶十一載(752),因受王鉷案牽連被貶為竟陵司馬。與陸鴻漸交往,品茶評水,一時傳為佳話。事跡散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一五、《唐才子傳》卷二。國輔詩以五絕著稱,深得南朝樂府民歌遺意。殷璠《河岳英靈集》云:“國輔詩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 崔國輔的詩(45篇)

猜你喜歡

登樂陵臺倚梧桐望月有懷南臺李御史藝,七夕

元代薩都剌

涼風吹墮梧桐月,瀉水泠泠露華白。

樂陵臺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明月。

關山月

明代薛蕙

迢遞關山道,凄涼霜露時。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

切切胡笳怨,蕭蕭邊馬悲。高樓有思婦,苦樂詎相知。

春日郊行

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

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山中吟

明代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應天長·萱堂積慶

兩漢佚名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遷教,軻親實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濟。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雜詩 其二

清代鄒堯廷

巖疆數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