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何遜的詩 > 臨行與故游夜別

臨行與故游夜別

[南北朝]:何遜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臨行與故游夜別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多年來,我們一起共事,情好誼篤,如今即將與你們分別了,讓人怎能不感傷。

我這一去猶如東流的江水,不知何時才能回歸。

夜晚濕冷的雨滴,淅瀝落在空曠的臺階上,室內三杯兩盞淡酒,促膝話別,徹夜不眠,不知不覺間曙色已躍上窗頭。

只好放下各自手中的杯盞,何時咱們還能像現在這樣把酒盡歡。

注釋

歷稔(rěn):歷年。稔:谷熟,谷一熟為一年。

群匹:群朋, 即詩題中的“故游”。

注:瀉。

空階:沒有行人,沒有行人的夜,可知已是夜深人靜。曉燈:破曉時室內顯得暗淡的光。

促膝:古人采用跪坐的姿勢,對坐交談時,彼此的能部相接近,叫“促膝”。

參考資料:

1、劉讓言 林家英 陳志明.中國古典詩歌選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458頁

2、簫之編譯.古詩三百首:京華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第562頁

臨行與故游夜別創作背景

  何遜曾作廬陵王記室,廬陵千軍府設在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此詩當作于赴江州時。是寫他赴任前與故友夜別時的情景。

參考資料:

1、陳君慧主編.古詩三百首: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01:第288頁

臨行與故游夜別鑒賞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此篇《藝文類聚》卷二十九、《文苑英華》卷二百八十六均題作《從鎮江州與游故別》,余冠英選注《漢魏六朝詩選》、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等,均誤作《從政江州與故游別》。

  考何遜從鎮江州,共有兩次:第一次在公元510年(天監九年)舊歷六月,建安王蕭偉出為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何遜仍從掌書記。第二次在公元517年(天監十六年)舊歷六月,廬陵王蕭續出為江州剌史,何遜以記室復隨府江州。不久即去世。

  據詩意推測,此詩當作于第一次從鎮江州時。全詩極力渲染與朋友離別時依戀難舍的情景,深婉動人。

  建安王蕭偉禮賢下士,“由是四方游士、當世知名者,莫不畢至。”偉又穿鑿園林,窮極雕麗,“每與賓客游其中”(《梁書·蕭偉傳》)。公元507年(天監六年),何遜遷建安王水曹行參軍,兼任記室,深得蕭偉信任,日與游宴。今從鎮江州,將與故游離別,自然無限惆悵。故開頭兩句便說:“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歷稔”,多年也。“群匹”,即指故游諸人。共事多年,追隨左右,情好誼篤,不忍遽別。

  時蕭偉任揚州刺史(治所在今南京),何遜亦在刺史幕中。南京瀕臨長江。長江之水西天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正如古樂府《長歌行》所吟詠的那樣:“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詩人不禁睹物起興,發出深沉的喟嘆:“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這尚是虛擬。

  而眼前實景更是傷人懷抱:室外夜色深沉,雨聲淅瀝。酷熱的夏夜,如果來一陣滂沱暴雨,帶來些許涼意,或許可以沖刷掉離人的愁思,減輕一點人們的痛苦。卻偏偏不是!這纏綿夜雨,點點滴滴,打在人蹤寂寥的空階之上,“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空”字,增加了無限凄涼。而室內燈光朦朧,離筵草草,三杯兩盞淡酒,怎抵它離恨別愁!促膝話別,徹夜不眠,完全忘記了時間,曙光暗淡了燈光,方知東方之既白。

  一個“曉”字,潛藏著無限離別深情。葉矯然說:“何仲言體物寫景,造微入妙,佳句實開唐人三昧。”(《龍性堂詩話》初集)而“夜雨”兩句,正是這樣的佳句。茫茫夜色,點點細雨,淡淡燈光,給這故游夜別的場面籠罩上一片濃重的感傷色彩。難怪陸時雍評此二句曰:“慘甚!閑閑兩語,景色自成。”又曰:“‘林密戶稍陰,草滋苔欲暗’,細寫得幽;‘薄云巖際出,殘月波中上’,輕寫得妙;‘解纜及朝風,落帆依暝浦’,平寫得帖;‘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深寫得苦。此皆直繪物情,不煩妝點。”(《古詩鏡》卷二十二)故游不堪離恨苦,更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離別在即,于是面面相覷,悲不自勝,不禁為之罷席。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同”字照應首句的“共”字,纏綿悱惻。而以設問作結,進一步抒發了“盛會難再”的深沉感慨,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何遜的詩,題材比較狹窄,多為贈答酬唱、送別傷離之作。而他的可貴之處,是很少無病呻吟。像這首詩寫離別,將尋常情事,眼前景物,信手拈來,自然清新,且情景交融,頗為動人,前后照應,耐人尋味。特別是“夜雨”兩句,更是膾炙人口。唐人鄭谷《文昌寓直》詩云:“何遜空階夜雨平,朝來交直雨新晴。”于此可見其影響之深。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71-1072頁

何遜簡介

唐代·何遜的簡介

何遜

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于煉字。為杜甫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

...〔 ? 何遜的詩(159篇)

猜你喜歡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過金山作

清代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移居(二首)

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 其二

宋代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題王叔毅畫

宋代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月映萬川 其二

清代繆公恩

素魄高懸出海天,飛來萬影入澄川。自然妙用皆無意,水自空明月自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