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馬致遠的詩 > 落梅風·人初靜

落梅風·人初靜

[元代]:馬致遠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落梅風·人初靜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剛剛靜下來,月色正是明亮的時候。白梅花枝斑駁地斜映在紗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戲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樣凄涼孤零的景象。

注釋

玉梅:白梅。

弄影:化用宋張先《天仙子》詞句“云破月來花弄影”句意。

落梅風·人初靜鑒賞

  馬致遠寫了二十多首“落梅風(壽陽曲)”重頭小令,內容都是言情,都寫得情韻繞梁。這支小令是其中之一。

  這支曲子寫一個獨守空房的年輕女子的哀訴,放在詩歌中,便可加上“閨怨”的標題。散曲與雜劇不同,往往不需要“自報家門”,便可從曲文的情調和構思中來判斷出主人公的身份與處境,這也是這首小令饒有興味的一個方面。

  “月墮霜飛,隔窗疏瘦,微見橫枝”(宋楊補之《柳梢青·梅》)、“尋常一樣窗間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都說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動人效果。此曲的起首三句,不動聲色,也描繪了月明人靜時的這樣一幅優美的畫面。然而,小令的女主人公卻別有懷抱,窗前的梅影不僅未使她愉悅,反而使她感到一種遭受嘲弄的意味。曲末的兩句,就造成了這樣的轉折。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是絕妙的構思。它承接了前文的“玉梅斜映”,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而挑現出女主人公在長夜中“孤另”的事實。本來人自人,梅自梅,梅花即使不存在媚人的本心,至少也無“笑人”的用意,而作者卻故意將兩者牽惹在一起,且以此作為女子的憤言,則女主人公的孤零、悲愁,就發揚到了極點。更妙的是女子還對梅花的弄影作了進一層的推斷,想到了“月沉時”,那時梅花花影隨之隱沒,自憐不暇,也就無法再“笑人”了。梅花“孤另”與否,其實與月色毫不相干,作者故作文心,以“癡語”的表現手段,便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女子獨守空閨的深怨。全曲五句,“人”、“花”、“月”各重復出現兩次,卻因作者構思的婉曲,令人不僅無累贅之感,反覺愈轉愈妙。小令以五分之三的句子寫景作為鋪墊,而于末兩句力為逆折,拈出題旨,且使前時的月窗梅影由清美轉為清凄,舉重若輕,可謂扛鼎之筆。以梅喻人、襯人固是詩歌常法,而小令于喻于襯更為曲折奇巧,語淡韻遠,確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馬致遠簡介

唐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106篇)

猜你喜歡

枯魚過河泣

明代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澤居

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書。

楊公濟歲暮惠酒

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即席贈任棠山

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

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

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

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