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鬢棱初翦玉纖弱
杏花天·鬢棱初翦玉纖弱。宋代。吳文英。 鬢棱初翦玉纖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買困成歡謔。人在濃香繡幄。霜絲換、梅殘夢覺。夜寒重、長安紫陌。東風入戶先情薄。吹老燈花半萼。
[宋代]:吳文英
鬢棱初翦玉纖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買困成歡謔。人在濃香繡幄。
霜絲換、梅殘夢覺。夜寒重、長安紫陌。東風入戶先情薄。吹老燈花半萼。
鬢棱初翦玉纖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買困成歡謔。人在濃香繡幄。
霜絲換、梅殘夢覺。夜寒重、長安紫陌。東風入戶先情薄。吹老燈花半萼。
上片“鬢棱”五句,憶年青時情景。言室中伊人剛剪成了一種有棱有角的鬢發新式樣,其形體纖弱,更顯得婀娜多姿。春天的氣息早已從屏風四周向房中滲透進來。在春暖花香之時,有位少年男子在這香氣彌漫的繡屋中偷懶假寐,引起了屋中伊人善意的取笑。
下片“霜絲換”四句,敘老年情景。言如今這位少年已是人老體衰,發如秋霜,處境猶如凋零的梅花,也似黃粱夢醒。雖然身處繁華似錦的臨安都城,但老人的感覺恰如夜深寒重一般壓抑;春風雖象從前一樣吹拂著室中的燈光,然而老人也只感到它只是為了要吹滅燈光,吹殘梅花,而沒有了以前年青時代感受到的春的溫情。
全詞直敘今昔對春的感受,愈發顯出了詞人對老境凄涼的深有體會。此詞與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兩相對照參閱,則可見吳詞之直,辛詞之曲也。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唐代:
呂巖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唐代:
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嶽,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宋代:
李師中
時屬艱危應有系,天於名教豈無心。
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
時屬艱危應有系,天於名教豈無心。
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
明代:
陶益
郁林姻戚得逢君,積歲鄉心此夕勤。淚飲離杯藏燭跋,蔦蘿縈月白紛紛。
郁林姻戚得逢君,積歲鄉心此夕勤。淚飲離杯藏燭跋,蔦蘿縈月白紛紛。
明代:
區大相
去年看花花未發,今年看花花已闌。何事與花常不值,花期誤卻為微官。
解道天香與國色,只馀綠葉護僧欄。沁水園中車馬寂,洛陽城里管弦殘。
去年看花花未發,今年看花花已闌。何事與花常不值,花期誤卻為微官。
解道天香與國色,隻馀綠葉護僧欄。沁水園中車馬寂,洛陽城裡管弦殘。
元代:
張天英
春風三月酒如泉,短屐青衫不厭穿。明日吳門驄馬過,休驚林下白云眠。
春風三月酒如泉,短屐青衫不厭穿。明日吳門驄馬過,休驚林下白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