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嘉祐的詩 >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唐代]:李嘉祐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中的小洲上長滿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紀剛剛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體裁風格與父親的相同。

場春雨過后山花競放,爭奇斗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

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后舍不得他離開,你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著你歸來呢。

注釋

吉州:今江西吉安縣。使君:古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汀洲:水中小洲。

王孫。本指王家子孫,這里指王牧。

冠帶。本指帽子和腰帶。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歲稱冠年。

文體:文章的體裁風格。弓裘:《禮·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業。

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倚門愁:謂讓父母掛念、擔憂。

參考資料:

1、王揚選注.送別詩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09:66

2、(清)喬億編著.大歷詩略 箋釋輯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03:378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創作背景

  關于王牧這個人的事跡現已難確考。只知道有個王牧曾經擔任過考功員外郎,與李嘉祐同時。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縝,大歷后期在任。這時候李嘉祐在吳越一帶閑居。所以這首詩大致是大歷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周蕭天主編.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06月:341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鑒賞

  唐人的送行詩很多。但送行有種種情況,詩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樣。這里是送一個年輕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時節在初春,正是游歷的大好時光。對一個剛成年的人來說,游歷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說,這都是一件好事。盡管離別免不了引起依惜別之情,但也被替對方高興的心情掩蓋了。這就決定了這首詩的明快基調。

  詩的首聯點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詩人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謝靈運《悲哉行》說:“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王孫是對年輕人的尊稱。《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漂母對韓信說過這樣的話:“吾哀王孫而食之,豈望報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這里更顯恰當。汀洲,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水邊。細草綠,時值早春,小草剛剛發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離情聯系在一起。《古詩十九首》說:“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濃,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所以一說“細草綠”,惜別之意也就蘊含其中了。

  第二聯是對被送者的介紹和贊許。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發戴帽,表示已經成年了。這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僅如此,王牧承繼了家學,擅長詩賦,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禮記·學記》的典:“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后來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襲的事業。這里既是對王牧的贊許,又是對他所要拜見的叔父的稱譽。當然,應酬之作中這類詞句難免也有溢美之處。

  第三聯設想王牧旅途中的見聞。“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這兩句描寫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場春雨過后,山花競放,爭奇斗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們領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這兩句詩不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寫得生機勃勃,清新流麗。前人評論道:“李袁州(嘉祐)中興高流,與錢(起)、郎(士元)別為一體,往往涉于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如“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朝霞晴作雨,濕氣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簽》卷七引劉辰翁語)

  第四聯設想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后,一定十分憐愛,舍不得他離開。所以囑咐說:你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著你歸來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詩清麗流暢,氣韻生動,是應酬詩中難得的佳作。沈德潛評論此詩云:“天然名秀,當時稱其齊梁風格,不虛也。”(《唐詩別裁》卷十一)

李嘉祐簡介

唐代·李嘉祐的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 ? 李嘉祐的詩(140篇)

猜你喜歡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

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

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

都益處歡宴贈同筵諸子丁卯

近現代常燕生

薄海驚濤播戰塵,并時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

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勛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頭要細論。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

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

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卻。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

宋代陶夢桂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

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