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唐代]:杜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譯文及注釋

譯文

蜀州東亭,盛放官梅,爾乃勃發詩興,就像當年詠梅揚州的何遜。

此時,面對雪景,自然遙遙相思,何況趕上送別客人,恰逢臘梅迎春,不由想起故人。

幸虧沒有寄來折梅,勾起我歲末傷情,賞閱折梅,怎勘那鄉愁繚亂,思緒紛紛。

這里的江邊,也有一棵梅花,漸趨吐蕊,朝朝暮暮,催的我白發絲絲,繁霜染鬢。

注釋

東閣:閣名。指東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東。仇兆鰲注:“東閣,指東亭。”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官梅:官府所種的梅。

何遜在揚州:典出《初學記》卷二十八。何遜:南朝梁詩人。

春:一作“花”。可:一作“更”。

歲暮:歲末,一年將終時。

若為:怎堪。唐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垂垂:漸漸。

朝夕:時時,經常。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創作背景

  裴迪,關中(今陜西省)人,早年隱居終南山,與王維交誼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與杜甫頻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裴迪寄了一首詩《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給杜甫,表示了對杜甫的懷念;杜甫深受感動,便寫此詩作答。

參考資料:

1、趙慶培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516-517 .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鑒賞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二句贊美裴迪詠早梅詩:你在蜀州東亭看到梅花凌冬盛開,詩興勃發,寫出了如此動人的詩篇,倒像當年何遜在揚州詠梅那般高雅。何遜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詩人,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七,有“頗學陰(鏗)何(遜)苦用心”的詩句,這里把裴迪與何遜相比,是表示對裴迪和他來詩的推崇。

  二句上承“動詩興”,說在這樣的時候,單是看到飛雪就會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況你去東亭送客,更何況又遭遇到那惱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這樣遙領故人對自己的相憶,表達了對故人的深深謝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誼。“此時”,即肅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軍氣焰囂張、大唐帝國萬方多難之際,裴杜二人又都來蜀中萬里作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憶之情,彌足珍重。

  早梅開花在歲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歲月無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鄉,渴望與親人團聚。大概裴詩有嘆惜不能折梅相贈之意吧,詩人說:幸而你未折梅寄來勾起我歲暮的傷感,要不然,我面對折梅一定會鄉愁撩亂、感慨萬千的。詩人慶幸未蒙以梅相寄,懇切地告訴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門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樹呢。這兩句是說:這一樹梅花啊,如今也在漸漸地開放,好像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發滿頭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來,讓它們一起來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頭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鄉之愁,憶友之愁,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憂國憂民、傷時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攢聚一身,此頭安得不白?與梅花梅樹又有什么相干!可憐這“江邊一樹”,也實在晦氣,自家無端挨罵不算,還牽連得百里之外的東亭梅花,也被宣布為不受歡迎者。

  此詩通篇都以早梅傷愁立意,前兩聯就著“憶”字感謝故人對自己的思念,后兩聯圍繞“愁”字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構思重點在于抒情,不在詠物,但歷來被推為詠梅詩的上品,明代王世貞更有“古今詠梅第一”的說法(見仇兆鰲《杜少陵集詳注》卷九引)。原來,詩歌大抵以寫情為第一要義,詠物詩也須物中見情,而且越真摯越深切越好,王世貞立論的出發點,應該也是一個“情”字。這首詩“直而實曲,樸而實秀”(清人黃生語),在杜詩七律中,別具一種風格。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

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晚泊廖村

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即席贈任棠山

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

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雜詩九首 其七

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頌古五十五首

宋代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春帖子詞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宋代歐陽修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

宿云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