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佑二年歲旦·其一
德佑二年歲旦·其一。宋代。鄭思肖。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宋代]:鄭思肖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
譯文
赤手空拳,難酬報國雄心;遇見朋友,只能流流眼淚。
日思夜想,一心恢復中國;弱肉強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顏不遠,還能盼望得見;蒼蒼者天,可能預見未來?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禱告,但愿重見大宋旌旗回來。
注釋
空淚垂:白白地落淚。
下泉詩:《詩經·曹風》中的一篇。《下泉》一詩描寫了曹國諸侯共公時政治混亂,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個圣明的君主來治理國家。這里借用了原作的詩意,表達了作者自己希望有個賢明的君主,能順應人民的意志,收復失地,統一全國,把國家治理好。
日:代指皇帝。
天:亦代指皇帝。
唐代·鄭思肖的簡介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
? 鄭思肖的詩(281篇) 〕
宋代:
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宋代:
釋道寧
風攪長空,春云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風攪長空,春雲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清代:
董訥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宋代:
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醜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清代:
許傳霈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
曲池傍榭魚清數,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
曲池傍榭魚清數,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