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周邦彥的詩 >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

[宋代]:周邦彥

芳臉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眄。幾回想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爭奈云收雨散。憑闌干、東風淚滿。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深院。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譯文及注釋

譯文

香噴噴的臉兒。胭脂敷得均勻,黛色的眉毛,勾畫得精巧玲瓏。這淡妝正是宮中的式樣。她那種天然生成的風流氣質,全在一雙嬌波欲流的嫵媚眼睛里。我們很早就互相屬意稱心,在筵席上常常眉目傳情。也曾有好幾次見面,但僅僅是見面,哎,倒不如不見面更好些!

紅色的燭光搖晃著,更深夜殘。筵席散了。美好的春宵,我們只覺得它太短。啊,當時誰知道會有唱《陽關曲》的一天?可是到頭來竟是天涯遠隔。離恨綿綿。有什么辦法啊,一切都已經雨散云收了。當春天來時,我只能倚著欄桿,淚流滿面,眼看著海棠花開盡,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還獨自在黃昏的庭院里苦苦地思念著你。

注釋

燭影搖紅:詞牌名,又名“玉珥墜金環”“憶故人”“秋色橫空”等。以毛滂詞《燭影搖紅·送會宗》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后段五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后段五句三仄韻;雙調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韻的變體。

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用以畫眉。

縈心:縈系于心。可慣:稱心愛寵。

顧眄(miǎn):回視;斜視。

爭如:怎似,何如。

誰會:誰知道。陽關:即《渭城曲》。唐代王維作。

參考資料:

1、劉斯奮譯著.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 周邦彥: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61頁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創作背景

  該詞為政和七年(1117)提舉大晟府期間所作。

參考資料:

1、(宋)周邦彥著;謝永芳注評.周邦彥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337頁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鑒賞

  周邦彥這首《燭影搖紅》是奉旨“增損”修改他人詞作而成的。對于改寫者來說,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作。首先是奉旨修改,宋徽宗以原作不夠“豐容宛轉為恨”,下令修改。要迎合精通音律的皇上心意,做到“豐容宛轉”,這的確是一件難事;修改他人的作品,尤其是一首較為成功的作品,既要保持原作意旨、風格,又要使之更完美,更上一層樓,這又是一難;對于清真這樣已經成名了的作家,修改他人之作,自亦需寫出自己的風格特點,此為三難。而難能可貴的是,周邦彥把這三者都做到了,且做得天衣無縫。

  首先周邦彥拓展了詞作的容量,上片全為其所增寫,并為下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鋪墊。原作主要是寫離情別恨,周邦彥便在上片把時間往前推移,著力刻繪這位女子的美貌,以及兩人的心心相印。這便為下片敘寫思2之情作了很好的鋪墊??坍嬤@位女子的美貌,改寫者抓住她的“嬌波眼”米做文章。其“芳臉”、“黛眉”雖然也精致,但“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這便傳神地表達了這位女子的風韻。這位女子不僅天生麗質,而且還順心于他,致使他“幾回樞見,見了還休”,以致有“爭如不見”之嘆。這樣,上片由”風流天付”寫到相見傾心,便為下片的描寫舊思,作了準備。

  周邦彥“增損”的笫二步,便是在下片,即原作上作了幾處改動。改動的原則是更能使原作的意旨和主題得到表現。原作第二、三、四句為“向夜闌,乍灑醒,心情懶”,周詞改為“夜闌飲散春宵短”,不僅較原作精煉,而臣還寫出了男主人公夜闌飲散之后的孤獨,這樣就為下一句敘寫回憶思緒作了鋪墊。第二個改動之處是“當時誰為唱陽關?”原作為“尊前誰為唱陽關?”周詞的改作最主要之處是將原作的簡單敘述眼前之情形改為回憶往昔,這樣不僅在寫法上顯得婉轉,有波折,避免了直說、直敘之弊,更重要的是突出顯示了主人公的揮之不去的思念之情。正因為有上片對人物形象刻畫的鋪墊,打肓此銘心的思念,從整首詞作看,也顯得渾然一體。第三個改動之處在“爭奪云收雨散,憑闌干,東風淚滿”,原詞為“無奈云沉雨散,憑鬧干,東風淚眼”這一層改動的關鍵句在“無奈”改成“爭奈”,粗看兩詞并無什幺很大區別,ffi細辨起來,“爭奈”除了有“無奈”的意思外,還有承受不了的意思,表露了男主人公為相思之情所重壓。還有“云收雨散”,“東風淚滿”都較原聞有少許改動,改動的結果,就是內含更顯深廣,更加突出了主題。

  第三,這首詞經過一番“增損”,不僅使原作的意旨更加突出,而且還商’深打上周詞的風格烙印。如經過改寫后,全詞在篇章結構上顯得嚴密而有最次,且多變。周邦彥抓住離恨這一主題,在現實與同憶上做文章,于騰挪頓挫開合之中,多層次地表現離恨別緒,避免了過多直說、直敘而造成的弊病,廚詞之講究用字,用典是相當著名的,該詞囿干原作,沒有用什么典故,但叉閑其是改寫,莊講究用字上是很突出的,這在上面已經闡述了。

周邦彥簡介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減字木蘭花 其二 壽隱士

兩漢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滿江紅

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薮扔H、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其二

明代于慎行

別業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

兩漢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題梅寄友人

明代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