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雍陶的詩 > 和孫明府懷舊山

和孫明府懷舊山

[唐代]:雍陶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為客落人間。

秋來見月多歸思,自起開籠放白鷴。

和孫明府懷舊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五柳先生陶淵明本來就是山村田園的隱士,偶然在世俗生活中做客,為官場所羈絆。

秋天來臨的時候看見月亮就會更加思鄉,倒不如成全了白鷴,打開鳥籠讓它回到家鄉。

注釋

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

五柳先生:晉陶潛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遂自號五柳先生。

白鷴:鳥名,似山雞而白色,產于我國南方。

和孫明府懷舊山鑒賞

  前兩句以著名的隱士和詩人陶淵明比擬孫明府。陶淵明住宅前有五棵柳樹,因此自己取了一個別號,叫做五柳先生。他曾經一度出任彭澤縣令,因為不習慣于遵守官場禮節,厭倦世俗禮法,很快就辭官歸隱了。這兩句表面上是寫五柳先生的生平境況,實際上作者卻只是靈活地運用了陶淵明這個典故,暗指孫某之出任明府,也不過是偶然的事,終究還是會如陶淵明一樣,棄官歸隱的。

  第三句寫其見月思歸,月掛中天,千里可共,故對月而思異地或家鄉的月下親友,乃是人情之常。作者特地用一個“秋”字點明了創作詩篇時的時間,讓人立刻就聯想到了中秋節,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中秋節的月亮更是代表著一股特殊的感情。古典文學中,月亮已成為一個傳統的意象,象征著親人團聚,家庭團圓,這種意向所代表的感情,在中秋節尤為突出。在前面讀過的許多詩中,已經屢見,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類的千古名句,比比皆是,與之相比,這一句乃是平淡無奇的常語,但接以末句,則成為點睛之妙。由于自己思鄉,起而開籠放鳥,構思出人意外。這就連平淡無奇的上句也顯得非如此寫不可了,若不是見月思鄉,怎么又能聯想到白鷴了,所以說,上句為下句的巧思作下了堅實的鋪墊,這一拙一巧,對比鮮明,反差之下,真情流露,更是突出了作者創作的深厚功力。白鷴關在籠中,孤單清冷,作者由自己之思鄉,想到白鷴之寂寞。萬物皆有歸宿,生靈都有真情,既然自己與家人相隔千里,不能團聚,何不成全其他生靈回歸故鄉呢。這里寫孫某對白鷴的同情,為它設身處地著想,事實上卻是以物喻人,“放白鷴”這一件小事,卻暗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便是作者對孫某的同情,這一層意思從孫某所作的《懷舊山》詩中可知,從作者創作的意圖亦可知,這層意思,在此得到了升華。第二層,便是作者對自己的同情,詩人的眼淚,一半為所寫的對象而流,另一半則是為自己而流,作者多年羈旅他鄉,思鄉之情猶盛,作者又何嘗不想做一只白鷴,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呢?

雍陶簡介

唐代·雍陶的簡介

雍陶(約789~873以前),字國鈞,成都人。工于詞賦。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 ? 雍陶的詩(125篇)

猜你喜歡

雨后登白云樓

明代王世貞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收蜜蜂

宋代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

東濱為陸鴻臚文東賦

明代顧清

東江南去接東湖,湖上人家畫里居。綠樹映門皆合抱,清波動影欲侵裾。

詩書并沐明時寵,山水遙連故國馀。何日扁舟遂歸志,西風相引釣鱸魚。

中隱庵

宋代趙德孺

在昔避世賢,隱居豈自喜。甘守西山餓,清洗潁陽耳。

一旦事高尚,萬古激貪鄙。孰謂樂山林,便可輕朝市。

青山寺

宋代尤袤

崢嶸樓閣插天開,門外湖山翠作堆。

蕩漾煙波迷澤國,空蒙云氣認蓬萊。

山中答邑令二首

明代羅萬杰

竹馬迎來冬日溫,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里,敢道食薇不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