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恭的詩 > 春雁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春雁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夜間,春風吹遍了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

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

注釋

衡陽:今屬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勢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相傳北來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飛,遇春飛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戰國時,楚國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區,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側從潮白河谷到山海關,由西向東綿延數百里。這里泛指北方地區。

春雁創作背景

  明成祖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詩人王恭被薦舉為翰林待詔,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后,被授為翰林典籍??墒窃娙藚捑胧送?,于是辭官返回家鄉,這首詩便寫在回歸家鄉的途中。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詩三百首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110

春雁鑒賞

  詠雁的詩通常借秋雁南飛的形象,抒發在北方的游子對南方家鄉的懷念,以及對北方艱苦環境的厭倦。這首詩卻相反,塞北雖苦,但終究是故土。這首詩構思別具一格,主題更上一層樓。

  詩歌首句從春到衡陽切入,語氣中充滿歡欣。詩人一開章就說“春風一夜到衡陽”,仿佛“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從冬到春的歲序交替。乍看起來,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細一琢磨,這洋溢著人們對暖風乍至、大地春回的輕松喜悅之情,也從側面反映了雁兒正久久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因而對此特別敏感,暖風初至,便喜不自勝。

  第二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大雁并不是因此贏得舒緩喘息的時機,而是產生急切離開的歸念,忖量著“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準備立刻從楚水之畔飛回燕山之旁。這一層跳躍,寫出大雁歸心的急切,可說是“聞風而動”,絕無猶豫。“楚”,當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卻是寒冷的北國,山水互文見義,正說明從南到北,這中間,要經歷千山萬水。“萬里長”顯示了大雁征程的遙遠。而此時的江南,春色佳麗,正好流連。對此,人們心頭困惑自然轉化為對大雁的質疑,不但詩人要“怪”,連讀者也要“怪”。

  后兩句當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詩人用托物詠懷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達強烈的思鄉情感,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閩侯縣人,江南本來就是他的故鄉,他卻說“江南雖好是他鄉”,由此看來,詩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確指某個地域或方位,只不過是一種借代性的語句,指的是享受榮華富貴的朝堂。因而本詩的主題不是表現對故鄉的執著的愛,而是表現了詩人想辭官歸隱、遁跡林泉,尋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園,也表現了詩人不愿為官,愿過漁樵隱逸生活的意趣。

  本詩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寫秋雁南歸,寄托羈宦北方的士大夫對南方鄉土的思念,而是寫春雁,在春風吹到衡陽時,不計從“楚水”到“燕山”的“萬里”之遙、程途之苦,堅決要回艱苦的北方去。詩旨不在于區別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現不留戀溫柔富貴的官場,甘愿終老田園過吟嘯自得的清高日子。

  詩歌四句的結構,從棄優就劣這一違背常情的舉動,引出疑問,而后歸結到全詩的中心,有助于將主題表現得更鮮明,藝術手法上從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驚詫后再以擬人的口吻亮底,加強了藝術效果。

王恭簡介

唐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

猜你喜歡

南岳道中二首

宋代汪元量

夜來大醉別衡陽,今日長吟下楚湘。

翠藻青蘋魚市井,白蘋紅蓼雁家鄉。

壽歐子建六十初度時方應試棘圍

明代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

題王仲文監稅臨清閣卷 其二

明代藍仁

城隅官閣下臨河,監稅閒來載酒過。兩岸蟬聲喧濕翠,一天鷺影落晴波。

憑欄自有幽人樂,趨市能無估客歌。三載政成心似水,柏臺還說薦書多。

敘倫五言二十首

宋代劉克莊

難泯同胞好,每因長舌疏。

若能諧婦姒,九世可同居。

秋澗

明代戚繼光

寒碧不盈掬,山花欲盈筐。同儕好相待,從容采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