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姜夔的詩 > 平甫見招不欲往

平甫見招不欲往

[宋代]:姜夔

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

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平甫見招不欲往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年齡漸漸增大,已經沒有心情聆聽那急管繁弦;疾病纏身,更不適宜飲酒歡宴。

人生在世,難得碰到這秋前消暑的好雨;乘著涼快,請讓我自在地在家,一枕酣甜。

注釋

平甫:張鑒。他是張俊的孫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

管弦:指音樂。

便:適宜。

虛堂:空闊的廳堂。

平甫見招不欲往創作背景

  詩人在紹熙四年(1193年)至嘉泰二年(1202年)居杭州,與張鑒過從甚密。題目中的平甫指的是張平甫,他是詩人的好友、南宋名將張俊之孫張簽的侄子。此詩就寫于這十年之間。

參考資料:

1、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261-262頁

平甫見招不欲往鑒賞

  好朋友邀請赴宴,自己不想去,這是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面對這種情況,要借故推辭,很難措詞。姜夔這首詩卻推辭得很得體,既道出了不想去的原因,又說得不俗,耐人尋味。

  詩首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天天衰老,對世間的事漸漸淡漠,提不起興致,因此懶得出門,沒有心情聽到宴飲中的嘈雜的管弦,也更無心應酬。這句是實寫,企圖通過自己的種種不堪,引起對方的同情,但作為不去赴席的理由,仍嫌不足,于是第二句再加以補足,請出萬能擋箭牌,以身體不好,不適宜飲酒為托詞,謝絕邀請。這樣拒絕,既說明了自己不去的原因,又等于告訴對方,自己的現狀,去了后反而會因了自己一人向隅而使滿座不歡,于是主人就不便再勉強了。

  三、四句說自己不去,但與前兩句直接表示不同,換個角度,說自己愿意留在家中。留在家里的理由也很充分,時逢夏末,碰到了難得碰到的好雨,驅盡了殘暑,在這樣涼爽的天氣里,正好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覺。虛堂的幽靜,與上面管弦的熱鬧成對比,走向年老而又在病中的他自然適宜乘涼快在家好好休息;而白天高臥,又帶有幾分高士的閑適意趣,很切合詩人自己的身份。聽了這些,張平甫就更加不會因為詩人不答應赴宴而不快了。

  姜夔一生困頓失意,為生計所迫,羈旅天涯。他寫這首詩時,生活主要依靠張鑒、張镃和范成大的資助,人到中年,彷徨無措,使他倍感寥落。他在《憶王孫》詞中自述“零落江南不自由,雨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正是他當時生活及心情寫照。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辭謝友人的邀請,三、四句甚至帶有些豁達,但隱藏在詩后的是很濃重的牢愁,因此讀來使人覺得有些壓抑。

姜夔簡介

唐代·姜夔的簡介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 姜夔的詩(297篇)

猜你喜歡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 其一

宋代晁補之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瀑布巖

明代吳宣

月高長握笛,風急驟添弦。欲問來何處,青天但默然。

貧甚戲作絕句八首 其六

宋代陸游

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可憐老境蕭蕭夢,常在荒山破驛中。

去魯歌

兩漢佚名

彼婦之口。

可以出走。

登高

宋代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抵荷湖村作

清代陸文杰

到耳鄉音聽未真,半生辜負鑒湖春。峰巒一笑如相識,我本山陰道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