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唐代]: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yīng)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抒懷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篇《長恨歌》多么有文采風(fēng)情,十首《秦中吟》則是匡時濟世的正聲。

常常被元稹學(xué)去了我詩中的格律,李紳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間的富貴我大概沒有緣分,身后文章才會留下我的聲名。

別笑我氣粗,滿口大話,新編的十五卷詩集已經(jīng)完成。

注釋

元九:指元稹(微之);李二十:指李紳。這二人都是詩人白居易的好友。

長恨:指詩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創(chuàng)作的著名長詩《長恨歌》。此詩敘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其中對唐玄宗的重色誤國進行了某些諷刺,所以他自認(rèn)其詩有風(fēng)人之情,美刺之旨。

秦吟:指詩人于貞元、元和之際創(chuàng)作的一組反映民間疾苦的著名諷喻詩——《秦中吟》。正聲:指《詩經(jīng)》中的“雅詩”。

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間的戲詞,實際上是學(xué)習(xí)、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詩在字?jǐn)?shù)、句數(shù)、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

短李:指李紳。《新唐書·李紳傳》:“(紳)為人短小精悍,于詩最有名,時號短李。”伏:通“服”,佩服,服氣。

應(yīng):大概。無分:沒有緣分。

身后:死后。合:應(yīng)該。

言語大:夸口,說大話。

排:編排。

參考資料:

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14-216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創(chuàng)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因遭讒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雖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來所創(chuàng)作的幾百首詩文卻足以自矜。于是,他“檢討囊帙”,將約八百首詩,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編成十五卷,集成后題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514-515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鑒賞

  此詩既是詩人為自己的詩集題記,又是贈友之作,而且是“戲贈”,即兼有與友人戲謔的意思。全詩八句,詩人首先舉出自己全部詩作中最有名氣、流傳最廣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創(chuàng)作用心。先列出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強調(diào)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諷喻組詩《秦中吟》,強調(diào)其社會價值:接近《詩經(jīng)》之“正聲”。白居易特意列舉出了自己的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詩歌干預(yù)現(xiàn)實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實踐。

  詩第三、四兩句下,詩人曾分別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嘗以拙詩一軸贈行,自是格變。”又注:“李二十嘗自負(fù)歌行,近見余樂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寫詩乃受到白居易的啟發(fā),李紳、白居易同作樂府,但白居易的新樂府詩,后來居上,令李紳自嘆弗如,這里稱元稹為“老元”,稱李紳為“短李”,又故稱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間的戲辭,由此也可見元、李、白三詩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詩中接著寫“世間富貴應(yīng)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這是詩人結(jié)合自己命運遭際的牢騷話。他說:世上富貴人人所羨,但我卻命中無份,看來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這里雖有對自己詩才的自許,但也蘊含著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來在與遭讒被貶的好友劉禹錫會面時,曾即席賦詩相贈,其中有詩云:“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雖是就詩人劉禹錫的遭遇說的,但也是發(fā)詩人自己的心聲。最后,詩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語氣,夸飾自己新編詩集后的得意心情。

  從寫作背景來看,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蘊含的感情是復(fù)雜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許,是對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對友人的戲謔,但實質(zhì)上充滿不平、辛酸和自嘲,當(dāng)然也不乏對自己才能的自豪。從整個詩的風(fēng)格來看,可以說是亦莊亦諧,名曰“題卷”,而不拘泥于記事;稱為“戲贈”,并不僅是戲言。全詩對仗工整,一氣呵成,寓深意于輕松調(diào)侃之中,既詼諧幽默,又耐人尋味。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黎城至潞城作

清代申颋

昨夜山風(fēng)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

游西湖

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jì)事依

近現(xiàn)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扁舟撒網(wǎng)圖

明代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

宋代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yuǎn),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fēng)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答盈盈

宋代王山

東風(fēng)艷艷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xué)得襄陽大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