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荀鶴的詩 > 題弟侄書堂

題弟侄書堂

[唐代]: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題弟侄書堂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zhàn)亂紛紛。

故鄉(xiāng)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fā)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注釋

何事:為什么。

居窮道不窮:處于窮困之境仍要注重修養(yǎng)。

亂時:戰(zhàn)亂時期。靜時:和平時期。

家山:家鄉(xiāng)的山,這里代指故鄉(xiāng)。

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時常用的兩種武器,這里代指戰(zhàn)爭。

禮樂(yuè):這里指儒家思想。禮,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體系。樂,音樂。儒家很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

案:幾案。

惰:懈怠。

參考資料:

1、陶本一等編 .語文(七年級上)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

題弟侄書堂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荀鶴為侄子的書堂所題的詩。

題弟侄書堂鑒賞

  首聯先敘侄子雖未入仕卻能于世道紛亂之時謹守禮道,勤奮修業(yè)。詩人以此來刻畫書堂主人獨特的精神風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規(guī)范,重視修身立德,“家山雖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禮樂風”。對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學,更顯其卓然的高潔品格。頸聯則由人寫到書堂之景:窗外綠竹搖曳,影入書案,遠處泉水潺潺,流入硯池。視覺與聽覺相結合,我們可以想見其弟侄伏案苦讀、硯池墨耕的情形。尾聯是對侄子的勸勉之辭,勸弟侄莫荒廢時光、學業(yè)。

  這首詩語言上通俗淺近,平易自然,通讀全詩,沒有一難解字句,質樸之至,仿佛從詩人心中自然流出,毫無半點雕琢痕跡,令你不能不佩服詩人的藝術之高超。這是就全篇來說的,若就其佳句來說,真如行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人硯池中”,寫景詩句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卻又自然曉暢。同時,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體現的是杜荀鶴的一個顯著藝術特征。杜荀鶴是唐末時一位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詩學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為宗旨,注重弘揚現實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

杜荀鶴簡介

唐代·杜荀鶴的簡介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 ? 杜荀鶴的詩(283篇)

猜你喜歡

陽春曲

宋代張詠

東風習習吹庭樹,知道春權移日馭。

青紅獨解露春心,凝冷無言避春去。

即事

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

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淞江釣者

明代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贈齡首座主庵 其五

宋代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fā)許,寶云山里寶云庵。

蘆溝曉月圖

元代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