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房中曲

房中曲

[唐代]:李商隱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房中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薔薇沾露如在哭泣幽居寒素,綠色的蔓條綴著花兒如錢小。

嬌郎癡立像天空無依的浮云,擁抱白日在西簾下待到破曉。

枕頭是龍宮的神石,能分得秋波的顏色。

素席上已不見她柔美的體膚,只見到鋪著的羅被一片慘碧。

憶起前年春天分別,共曾相語已含悲辛。

歸來再也不能見面,唯有錦瑟橫躺長存。

今日像澗底的青松,明日像山頭的黃檗。

真怕到那天翻地覆之時,彼此相見再也不能相識。

注釋

房中曲:樂府曲名?!杜f唐書·音樂志》:“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曲之遺聲也?!?/p>

薔薇:落葉灌木,亦指這種植物的花。幽素:幽寂,寂靜。

翠帶:指薔薇的綠色枝蔓?;ㄥX:花冠細如錢狀。

嬌郎:詩人自指。

抱日:形容白天癡情悼亡。

龍宮石:這里把妻子用過的枕頭比作龍宮寶石,以示遺物之可珍。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玉?。╠iàn):光潔如玉的竹席。柔膚:指王氏的玉體。

蒙羅碧:罩著碧綠的羅衾。

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

澗底松:澗谷底部的松樹。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檗(bò):即黃蘗,一種落葉喬木,樹皮可入藥,味苦。常以喻人的心苦。

天池:一作“天地”。天地翻:指巨大的變故。

參考資料:

1、陳永正 .李商隱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47-149 .

2、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408 .

房中曲創作背景

  李商隱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冬天別離妻子遠赴徐州,大中五年(851年)春末夏初間其妻子王氏病重。待李商隱離開徐州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止幕府,回到長安家中,妻子王氏已經亡故,卒前未能見面,作者心情格外悲傷,于是寫下《房中曲》這首感情沉摯深厚的悼亡詩。

參考資料:

1、陳永正 .李商隱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47-149 .

房中曲鑒賞

  這是一首明確被指認為的悼亡詩,是李商隱悼念其亡妻王氏的詩。大中五年(851年)春夏間王氏病重至死,李商隱罷官歸京時竟未見愛妻最后一面,房中唯有王氏生前彈奏的錦瑟。物在人亡,睹物增悲。哀悼之情中致以身世之慨,沉痛感人。

  薔薇枝條細長柔軟,有如綠色的衣帶,圓圓的小花又有如衣帶上的錢紋;素淡的花朵混動著晶瑩的露珠,仿佛正在哭泣流淚一般,給人幽冷之感。除幕歸來,但見往日非常逗人喜愛的薔薇,如今也和自己一樣無精打彩,流淌淚珠,凄凄楚楚,打迭不起精神來。愛妻亡故,詩人把自己哀愁的情感,無意中移到庭院的薔薇,使本無情感的花朵也染上了哀傷的色彩,創造出一種凄愴悲涼的氛圍。再說,薔薇細長柔嫩的枝條,也使詩人聯想起王氏織有錢紋的綠色衣帶,使他仿佛又見到王氏的倩影麗姿。然而,妻已亡故,庭院的景物只能加深他的悲哀。首句“泣幽素”三字,已為全篇定下凄涼冷艷的基調。首兩句簾外,這兩句由簾外寫到簾內,由花而人。日高簾卷,嬌兒幼小無知,還不懂得失母之哀,只是無憂無慮地抱枕而眠。詩人《楊本勝說于長安見小男阿袞》有“失母鳳雛癡”,也以“癡”狀小兒失母的無知。此詩“癡”字后綴以“若云”——像云霧一樣迷離恍惚,更見小兒的不懂事。這里,以小兒的不能為大人分憂加倍寫出大人之憂,這種寫法,與韋應物悼亡詩《出還》所云“幼女復何知,時來庭下戲”同一機杼。首二句以素花同愁渲染,次二句以嬌郎無知反襯,一簾外一簾內,從不同角度寫出妻亡之悲。

  次四句寫內室的枕、簟。人亡物在,睹物生悲。龍宮石,傳說為龍女所有。詩人《西溪》:“鳳女彈瑤瑟?!痹娙藰O愛妻子,故以龍女或鳳女加以比擬?!扒锷?,形容女子明亮的眸子。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贝嗽姟案睢弊炙剖芷溆绊懀腋?。枕石如明眸,比喻亦新奇。睹枕如見亡妻雙眸,炯炯明亮,含情脈脈,仿佛正在和自己交流情感,仿佛正在用眼神說話。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詩人不能不倍感凄愴傷懷。簟席上已不見王氏的玉體,只有一床翠綠的羅衾在上而已??梢韵胍?,孤燈長夜,詩人多少次在夢中與王氏相見,“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來夜》”(《正月崇讓宅》),不僅與她留下的余香共語,而且仿佛聽見她的歌聲。然而一夢醒來,玉簟羅碧依舊,伊人已杳,孤獨凄涼,何其難堪。這四句,一得一失,得非真得,失為真失,以非真得襯真失,更見慘痛。

  想起前年春天,當時王氏一語未出,臉已帶悲辛之容,現在看來,并非事出無原,原來她那時已經預感將不久于人世,自己卻是那樣粗心,竟然沒能覺察出來。今日憶及前事,真是后悔莫及。徐幕歸來,人已不見,但睹伊人平日喜愛的錦瑟而已?!伴L”,久;“錦瑟”之長,正見人生之短、王氏年壽之短,見瑟思人,愈感銘骨悲痛。此四句一昔一今,一人一物,寫昔事更見今情的悲愴,物長在而人已亡更見感傷。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蘗?!薄皾镜姿伞?,語出左思《詠史》其二:“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币詽镜姿捎饔胁拍芏匚坏拖隆⒗ЦF的士人。李商隱浮沉仕途,一生坷坎,故亦有此嘆。黃蘗味苦,古樂府常以雙關手法,以黃蘗隱指苦,如:“黃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贝嗽姟吧筋^蘗”,有苦辛日長之意。這兩句看似詩人自嘆身世,實則仍與悼亡有關。詩人與王氏結婚十四年,伉儷情篤。王氏是李商隱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他生活中最大的知己。李商隱在政治上屢遭挫折和打擊,而王氏能相濡以沫,與之分憂,給詩人莫大的慰藉。商隱應試落第,王氏便捎信安慰他,故詩人有詩云:“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無題》)。如今王氏已不在人世,在險惡的人生道路中,又有誰能給他以溫暖,又有誰能和他同濟風雨!念及此,詩人就不能不感到來日苦多了。今日苦辛,明日更加苦辛,這一切都由王氏亡故所引起,寫的雖然是己身的不幸,用意卻在悼亡。最后兩句,“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識。”為設想之辭。漢樂府《上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薄疤斓胤保瑯O寫其愁,此一;二,即使天翻地覆,亦不與君絕,反用《上邪》之意,真可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現在是一死一生,將來在天國,或在來世,該會有相見的一天吧!不過,滄海桑田,宇宙茫茫,即使相逢,也不一定相識。歸來“人不見”,將來“不相識”,將悲愁又翻進一層。錢良擇評這兩句說:“設必無之想,作必無之慮,哀悼之情,于此為極。”這四句一今日一明日,一現實一未來,明日、未來所設想的愁苦,無疑加深了今日現實的愁苦。明日未來為虛擬,今日現實為實寫。人們在悲愁已極時常將希望寄于未來,寄于來世,在詩人看來,未來與來世無希望可言,真是愁絕。

  人亡物在,借物寄慨,在悼亡詩中很常見。潘岳《悼亡詩》云:“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鄙蚣s《悼亡》云:“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崩钌屉[此詩也不例外,觸物生情,最為感傷。但此詩和潘、沈二詩也有不同處。潘、沈二詩用筆直樸,頗有古風。此詩“玉簟”、“羅碧”等語,冷中有艷,意象鮮明。此詩的枕、簟與潘詩的“幃屏”、“翰墨”,沈詩的“簾屏”、“帷席”等都與各自的亡妻有關,但商隱不僅寫了物,而且由枕聯想到王氏的眼神(秋波),由簟寫及王氏的體態(柔膚),亡妻的形象具體,歷歷在目,較潘、沈二詩似有情韻。結構上,“已不見”是其主旨,“泣幽素”定其基調。先空間后時間,空間則先室外后室內;時間則先眼前后往昔,接著又是眼前,最后寫未來。全詩十六句,四句一轉韻,為一節;每節悼亡的角度不盡相同,但相互關聯、補充。如前所述,一節之中又有兩層安排得極為巧妙的意思,或正或反,或得或失,或今或昔,或虛或實,以反寫正,以得寫失,以昔寫今,以虛寫實,環環相扣,脈絡清晰可按。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五日同使君謁子貢祠對酌 其一

明代溫純

舊宰祠堂背郭橫,肩隨旅拜向檐楹。千年墻室窺瞻好,五日椒蘭感慨生。

拂坐薰風思解慍,盈卮蒲酒對澄清。執鞭豈為文章業,所至長留奕奕名。

河傳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

清代馮煦

城闕。愁絕。落花時。野戍殘旂雨微。峽中一春無雁飛。

相思。北來音信稀。

對月書感 其一

清代丘逢甲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移居(二首)

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訪仙亭

明代朱多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

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